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墨突的意思、墨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墨突的解釋

漢 班固 《答賓戲》:“ 孔 席不暖, 墨 突不黔。”此謂 墨翟 東奔西走,每至一地,煙囪尚未熏黑,又到别處去了。後用其事為典。有時亦以“墨突不黔”形容事情繁忙,猶言席不暇暖。 唐 韓愈 《争臣論》:“ 禹 過家門不入, 孔 席不暇暖,而 墨 突不得黔。” 明 高明 《琵琶記·蔡公逼試》:“幼而學,壯而行,懷寶迷邦,謂之不仁。 孔 席不暇煖, 墨 突不待黔。” 清 陳維崧 《滿江紅·薗次拏舟相訪與予訂布衣昆弟之歡而去賦此紀事》詞:“嗟 墨 突,殊堪恥;憐 範 釜,還私喜。”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墨突”是古代漢語中較為罕見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需從字源及文獻用例切入解析。該詞由“墨”與“突”二字構成:

  1. 字面解義

    “墨”指書寫用的黑色顔料,《說文解字》釋為“書墨也”,引申為文字、學問;而“突”在《廣雅·釋宮》中訓作“竈突”,即煙囪。二字組合本義指被煙塵熏黑的竈囪,常見于描述文人勤學場景,如《後漢書·班固傳》注引“墨突不黔”即形容著述者廢寝忘食的狀态。

  2. 引申含義

    在文學語境中衍生出雙重象征:

  1. 現代應用

    該詞仍保留在成語“孔席墨突”中,語出《淮南子·修務訓》“孔子無黔突,墨子無暖席”,現多用于學術領域形容研究者專注忘我的工作狀态。

主要參考資料:

《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第2版)第8卷第1124頁

《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第3版)第925頁

《文心雕龍譯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321頁

網絡擴展解釋

“墨突”是一個源自古代文獻的詞彙,其含義與曆史典故密切相關,以下是詳細解釋:

一、詞義本源

“墨突”出自東漢班固《答賓戲》中的名句“孔席不暖,墨突不黔”。其中:

原句意為:墨子周遊列國時,每到一處停留時間極短,連煙囪都未熏黑便離開,與“孔子坐席未暖即啟程”形成對仗,共同形容聖賢為推行理念而奔波忙碌的狀态。


二、引申含義

  1. 形容事務繁忙
    如“墨突不黔”常與“席不暇暖”并用,比喻人四處奔走、無暇休息,例如:“他身兼數職,終日墨突不黔。”

  2. 象征濟世精神
    墨子主張“兼愛”“非攻”,其奔走列國是為踐行理想,因此“墨突”也暗含心懷天下、積極入世的情懷。


三、相關成語辨析

“孔席墨突”作為完整成語時,存在兩種解讀:


四、使用場景

建議結合具體語境選擇釋義,若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淮南子·修務訓》《答賓戲》等原文。

别人正在浏覽...

案犯百花榜花奔逸絕塵邊隙别董大避貓鼠柄文錢碧竪才俊參款倡婦禅世雕龍馳翰創駴噉飯殿邦佃科東秦鬥姥督厲敦聘恩星幡纚匪人風塵碌碌浮一大白鶴林毀阙狐狸尾巴鹄眄檢點奸訴噭呼解池诘曲聱牙吉亨克俸克己奉公刻木為吏狂誖枯墳野冢來稿麗飾李膺客胪舉陪客佥都禦史搶墒潛款親眷曲江池山斤施食受訊樹型送卷頭宿營地相軋些子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