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陶猗的意思、陶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陶猗的解釋

古代富商 陶朱公 ( 範蠡 )和 猗頓 的并稱。後泛指富人。 晉 葛洪 《抱樸子·擢才》:“結緑玄黎,非 陶 猗 不能市也。千鈞之重,非 賁 獲 不能抱也。” 明 方孝孺 《壽善堂記》:“惟年之修短出於天,天所不與,雖有 陶 猗 之富, 趙 孟 之貴,不能延其年於須臾。” 清 楊繩武 《六朝論》:“至於沉末之品,凡瑣之材,雖有 陶 猗 之資,不敢妄參乎時彥。”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陶猗(táo yī)是漢語中的一個典故性複合詞,專指古代兩位著名的富豪——陶朱公(範蠡)和猗頓。該詞常用來泛指巨富或富商,具有鮮明的文化意象和曆史淵源。以下從詞典釋義、人物背景及用法示例三方面詳細解析:


一、詞典釋義

據《漢語大詞典》收錄:

陶猗

指春秋時巨富陶朱公(範蠡)與猗頓的并稱,後泛指富商。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10卷,第128頁)

例句:清·蒲松齡《聊齋志異·雲蘿公主》:"婢仆傭金,皆累巨萬……陶猗之富,孰能與埒?"


二、人物背景與詞源

  1. 陶朱公(範蠡)

    春秋末期政治家、軍事家,助越王勾踐滅吳後隱退,化名“陶朱公”經商,三次成為巨富又散財濟貧,被尊為“商聖”。

    來源:《史記·貨殖列傳》:"範蠡……之陶為朱公,治産積居……遂至巨萬。"

  2. 猗頓

    戰國初期魯國商人,原為貧民,得陶朱公指點後經營鹽業與畜牧業,富可敵國。

    來源:《史記·貨殖列傳》:"猗頓用盬鹽起……與王者埒富。"


三、用法與文學意象

例句參考:

王闿運《嚴通政庶母任氏壽頌》:"陶猗之資,猶煩智計。"

來源:《湘绮樓文集》


四、權威文獻佐證

  1. 《辭源》(修訂本):

    "陶猗:陶朱公與猗頓的合稱,古以為富人的代表。"

  2. 《中文大辭典》(台灣):

    "陶猗:古之富人,後為富商之通稱。"


陶猗作為漢語專有名詞,承載了深厚的曆史文化内涵,其核心意義始終圍繞“巨富”這一意象,并在曆代文獻中形成穩定的修辭範式。

網絡擴展解釋

“陶猗”一詞的含義存在兩種解釋,需根據具體語境區分:

  1. 指代古代富商(主流解釋) 源自春秋時期的兩位著名富商:
  1. 形容容貌美麗(較少見) 個别文獻中解釋為:

建議優先采用第一種解釋,若在古籍中遇到該詞,需結合上下文判斷具體指向富商還是形容外貌。

别人正在浏覽...

八簋保師碧灘步檐采琢草寮長夷伧才騁情宸居尺帛嗤點醇學聰令邨酒代工擔擔手東西南北人督役厄災方程風樹高頻頭鈎提鬼吵覈辯和馴煎豆摘瓜蹇廢賤污賈袖傳香金竹看朱成碧啃青老山漢淩波微步領悟說鱗迹立嗣淪暮露索梅花菊闝宿譬由七十說曲暢私己松珠訴冤踏碓台傅彤幨投笏脫貧望杏違天悖理畏微先風詳文謝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