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煎豆摘瓜的意思、煎豆摘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煎豆摘瓜的解釋

喻親屬相殘。煎豆,語本 三國 魏 曹植 《七步詩》:“煮豆燃豆萁……相煎何太急。”摘瓜,語本 唐 李賢 《黃台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絶抱蔓歸。” 康有為 《大同書》甲部第六章:“或兄弟争國,煎豆摘瓜,而 建文 之仁, 金川門 改為僧。”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煎豆摘瓜”是一個漢語成語,用于比喻親屬之間的殘酷争鬥或自相殘害。以下是詳細解釋:

釋義

該成語通過兩個典故組合而成,借“煎豆”和“摘瓜”的意象,隱喻親屬間的無情迫害:

  1. 煎豆:源自三國時期曹植的《七步詩》,“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以煮豆燃燒豆萁(豆莖)比喻兄弟相殘。
  2. 摘瓜:出自唐代李賢的《黃台瓜辭》,“三摘猶自可,摘絕抱蔓歸”,以反複摘瓜導緻藤蔓枯萎,暗喻對親族的趕盡殺絕。

成語特點

近義詞與延伸

注意事項

此成語因典故涉及特定曆史背景,現代使用場景較窄,常見于文學或曆史評論中。日常口語中更傾向使用“手足相殘”等通俗表達。

如需進一步了解典故原文或例句,可參考《七步詩》和《黃台瓜辭》的完整文本。

網絡擴展解釋二

煎豆摘瓜

煎豆摘瓜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做某事時從容不迫、輕松自如。它由“煎豆”和“摘瓜”兩個詞組成,每個詞都有自己的意思和來源。

煎豆

煎豆的拆分部首是“火”和“豆”,共有9畫,是一個比較容易書寫的漢字。它的意思是煮豆子,煎炒豆子,也可引申為輕松愉快地做事。煎豆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煎豆。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它的形狀和現代寫法基本相同。

摘瓜

摘瓜的拆分部首是“爪”和“瓜”,共有15畫,是一個稍微複雜一些的漢字。它的意思是采摘瓜果,也可引申為從容地選擇事物。摘瓜在繁體字中的寫法為摘瓜。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它的形狀和現代寫法有些許差别。

組詞:煮豆、炒豆、摘瓜子、采摘果實

近義詞:輕松自如、從容不迫

反義詞:戰戰兢兢、緊張

例句:

  1. 他在考試中煎豆摘瓜,給人一種毫不費力的感覺。
  2. 做事情可以煎豆摘瓜,不必太過慌張。
  3. 她在工作中總是能夠煎豆摘瓜,處理問題得心應手。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