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督役的意思、督役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督役的解釋

猶監工。《新唐書·韓滉傳》:“置館第數十於 石頭城 ,穿井皆百尺。命偏将 丘涔 督役,日數千人。” 清 錢學綸 《語新》:“躬親畚鍤,匍匐督役,備極勞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督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監督工役的運作,相當于現代語境中的“監工”。以下是具體解析:


一、基本含義


二、出處與例證


三、延伸理解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體用例,可參考《新唐書》相關章節或漢典等權威辭書。

網絡擴展解釋二

《督役》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督役》是一個漢字詞語,意思是指監察、管理和監督下屬,保障其遵守法紀、履行職責。在古代官府中,督役通常是負責監管員工和公務的人。

拆分部首和筆畫

《督役》的拆分部首分别是目(mù)和彑(jī),其中“目”為主部首,表示與目有關的事物;“彑”為附加部首,表示與人的頭部有關的事物。它的總筆畫數為13。

來源

《督役》的來源可追溯到先秦時期的古文字形,并逐漸演變和發展至今。

繁體

《督役》的繁體字為「督役」。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寫法中,兩個字分别寫作「督」和「役」。

例句

1. 他被任命為督役,負責管理這個組織的運營。

2. 她的職責是督役下屬,确保任務的順利完成。

組詞

督察、督促、督辦、監督、官員、役使

近義詞

監察、管理、監管、調查、巡視

反義詞

被督役、受監督、被管理、被調查、被視察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