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尺帛的意思、尺帛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尺帛的解釋

(1).長一尺的帛,言其少。《戰國策·趙策三》:“公子 魏牟 過 趙 , 趙 王迎之,顧反至坐,前有尺帛,且令工以為冠。”《新唐書·孝友傳·劉君良》:“﹝ 劉君良 ﹞四世同居,族兄弟猶同産也,門内鬥粟尺帛無所私。” 清 黃宗羲 《黃季真墓志銘》:“七十将至,裹此尺帛。”

(2).指書信。 明 何景明 《塘上行》:“安得雲中雁,尺帛寄離愁?” 清 遯廬 《童子軍·報捷》:“雁雲高,問 漢 家尺帛,幾時飛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尺帛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意蘊的名詞,字面指“一尺長的絲織品”,但在實際使用中多承載引申含義,需結合古代文化背景理解:

一、基本釋義

  1. 字面指代

    指長度約一尺的絹帛。古代布帛是重要書寫載體,因攜帶方便,一尺左右的素帛常用于書寫簡短信件或文章。例如《淮南子》提及“寸錦尺帛”形容珍貴織物。

  2. 引申為書信

    因尺帛常用于書寫,逐漸成為“書信”的代稱。如古樂府詩“呼兒烹鯉魚,中有尺素書”(《飲馬長城窟行》),此處“尺素”即尺帛的同義替換,指藏于魚腹中的書信。


二、文化内涵

  1. 象征情意傳遞

    古代交通不便,尺帛書信成為情感紐帶。如唐代張九齡詩“委曲風波事,難為尺帛傳”,以尺帛喻指難以言盡的思念。

  2. 指代文章或墨迹

    引申指短小精悍的文章或書法作品。清代文獻《履園叢話》稱“寸缣尺帛,皆入珍藏”,形容小幅書畫的珍貴性。


三、相關典故


權威參考來源

網絡擴展解釋

“尺帛”一詞在漢語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基本含義

  1. 字面解釋
    指長一尺的帛(絲綢),強調數量極少。例如《戰國策·趙策三》記載:“前有尺帛,且令工以為冠”,形容趙王用少量布料制作王冠,體現節儉或物資匮乏。

  2. 引申含義
    代指書信。古人常用帛布書寫信件,如明代何景明《塘上行》中“安得雲中雁,尺帛寄離愁”,即以“尺帛”寄托思念。


二、文化背景與典故

  1. 成語“尺帛之谏”
    源自《戰國策》,魏國公子牟用“尺帛制冠”的故事勸谏趙王勿寵信奸臣。這裡的“尺帛”象征勸谏文書,強調以微小事物警示君王。

  2. 文獻引用

    • 《新唐書》以“鬥粟尺帛無所私”形容家族和睦,共享微薄財物。
    • 清代黃宗羲的詩句“裹此尺帛”則暗喻貧寒。

三、總結

“尺帛”既可指代少量絲織品,也可引申為書信或谏言,具體含義需結合語境。若需了解更多曆史典故或文獻出處,可參考《戰國策》《新唐書》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覽...

卬卬标準時間必要駁诘闡幽抉微赤亭楚三闾磋磋敵台俄旋飛星蓋地赓詩癸水漢拜豪彥虎蔔踐盤減殺驕堅旌栧祭式舅老爺舊夢寬適逵宮潰破括撓攬辔中原列巴圈淋淋犂元夢見淼茫民服名煙難以啟齒片刻蛩蛩距虛秋祠七椀缺政鵲渚渠叟軟化飒拉喪德收頓守門員邃宇夙習拓工田蕩外孫子往蹇來連完結瓦盞五芝寫注信而有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