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看到苗頭就知所警惕。《管子·霸言》:“聖人畏微,而愚人畏明。” 尹知章 注:“聖人能知吉兇之先見,故曰畏微。” 石一參 今诠:“聖人洞見先幾,見微而知著,故畏在事先。”
“畏微”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通過以下要點詳細解釋:
“畏微”指看到事物發展的苗頭就知所警惕,強調對潛在問題的預見性和警覺性。該詞由“畏”(畏懼、敬畏)和“微”(微小、征兆)組成,體現對細微迹象的重視。
出自《管子·霸言》:“聖人畏微,而愚人畏明。”其注解包括:
該詞提醒人們關注細節和早期征兆,尤其在管理、決策中需具備前瞻性思維,避免問題擴大化。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管子》原文或相關古籍注解(來源:、3、4)。
畏微,是一個漢語詞語,表示對微小事物感到害怕或敬畏,不敢輕視小事。以下是關于畏微的詳細介紹:
畏字的部首是白字底,總筆畫數為10。
畏字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這個詞由“田”和“白”組成。古代人們常常把田字底下加上白字,表示畏懼。後來,它逐漸演變為現代漢語中“畏”這個詞。
繁體字為「畏」。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方式有所不同。古時候的畏字跟現代寫法有些許差别。例如,古代畏字是由“田”和“白”兩個部分組成,而現今的寫法是由“白”字的變體字組成。
1. 他對陌生人總是畏微得不敢開口說話。
2. 畏微的心态會讓你錯過很多機會。
3. 不要因為小事情而畏微,要有勇氣面對困難。
畏懼、畏縮、微小、微不足道。
怕、害怕、恐懼。
輕視、小看、不屑一顧。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