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淩波微步”的詳細解釋如下:
該詞最早出自三國魏·曹植的《洛神賦》:“淩波微步,羅襪生塵”,原意是形容洛神(傳說中伏羲之女)在水面上輕盈行走的姿态,步履柔和飄逸,仿佛羅襪掠過水面泛起微塵。
在金庸小說《天龍八部》中,“淩波微步”被創作為一門上乘輕功,以《易經》卦象為基礎,步伐玄妙難測。段譽習得後身形如幻影,既提升内力又增強閃避能力,成為武俠經典設定。
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武功解析,可參考《洛神賦》原文或金庸作品集。
《淩波微步》是一個成語,意思是形容走路輕盈靈巧、像在水面上行走一樣。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人的身手敏捷、步伐輕快。
《淩波微步》的拆分部首是“立”和“止”,其中“立”表示站立,而“止”表示行走。它的總筆畫數是14。
這個成語出自唐代杜牧的《秋夜将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之一》,原句為“白露未晞宇宙清,淨悟塵緣孤坐凝。竦馀盈泛古琴空,淩波微步到天臨。”後來這句詩中的“淩波微步”逐漸被引申為一個獨立成語。
《淩波微步》的繁體字為「淩波微步」。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淩波微步》的“淩”字寫作“陵”,表示超越;“波”字寫作“白”,表示水波;“微”字寫作“康”,表示微小;“步”字寫作“卒”,表示行走。所以古時候的寫法是「陵白康卒」。
1. 他的身手敏捷,像行走在水面上一樣淩波微步。
2. 她穿着高跟鞋走路非常淩波微步,給人一種優雅的感覺。
1. 淩波:形容走路輕盈、快捷。
2. 微步:形容行走輕巧、步伐輕靈。
輕盈、輕快、輕靈、行雲流水。
笨拙、沉重、遲緩、重步。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