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指書信。《敦煌曲子詞·破陣子》:“月斷妝樓相憶苦,魚雁山川鱗迹疏,和愁封去書。” 高國藩 《敦煌曲子詞欣賞·破陣子》:“如詩用‘魚雁’和‘鱗迹’來代書信,用‘比翼鳥’來象征夫妻比翼雙飛。”
“鱗迹”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所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種解釋:
根據,該詞作為形容詞使用,形容事物發展的趨勢或變化的迹象。例如,可用于描述某種現象逐漸顯現的多個征兆,如“經濟複蘇的鱗迹已逐漸顯露”。
、3、4均提到該詞在敦煌文獻中的特殊用法:
兩種解釋的差異可能源于詞義的曆史演變,建議根據具體文本語境選擇適用釋義。
《鱗迹》是一個表示“鱗片、紋路、印記”的詞語,用以形容物體表面具有一連串的小而明顯的圖案或痕迹。
《鱗迹》一詞由“鱗”、“迹”兩個部首組成。
“鱗”部指的是魚或其他爬行動物的薄片狀硬塊,它的左邊有5畫。
“迹”部表示痕迹或軌迹,它的左邊有7畫。
《鱗迹》一詞來源于中國古代文字,最早可以追溯到先秦時期的文獻。
它的意思在古籍中被比喻為“魚鱗呈旋渦狀,方可已偷起,讓人無法追蹤的樣子”,後來由此引申為表達物體表面紋路或痕迹的詞語。
繁體字:鱗跡
古代漢字寫作“麟迹”,其中的“麟”字通常用來表示麒麟,這是一種神話中傳說的神獸。
在古代的寫法中,字形比現代簡化字要複雜一些。
1. 美麗的帆船在陽光下閃着金色的鱗迹。
2. 樹幹上的鱗迹顯示出樹木的歲月痕迹。
3. 這幅畫精細描繪了葡萄葉上的鱗迹,讓人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細微之美。
1. 鱗片
2. 迹象
3. 痕迹
4. 紋路
1. 痕迹
2. 紋理
3. 紋絡
整潔、無痕迹、平滑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