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蜪犬的意思、蜪犬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蜪犬的解釋

獸名。《山海經·海内北經》:“蜪犬如犬,青,食人從首始。” 郭璞 注:“﹝蜪﹞音陶。或作蚼,音鉤。”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蜪犬”是古代文獻中記載的一種異獸,其解釋主要來源于《山海經》及相關字書。以下是詳細解析:

  1. 基本釋義
    蜪犬是一種外形似犬的奇異生物,特征為青色皮毛,習性兇猛,以人為食且“食人從首始”(即從頭開始吞食)。

  2. 文獻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山海經》,原文描述為:“蜪犬,如犬,靑色,食人從首始。” 這一記載表明其屬于神話傳說中的獸類,可能與古代對自然威脅的象征性描述有關。

  3. 字形與發音

    • “蜪”字讀音為táo(國際音标:tʰɑu˧˥),中古音屬“透母豪韻”,反切注音為“土刀切”或“徒刀切”。
    • 其字形結構由“蟲”與“兆”組成,可能與蟲類或征兆含義相關,但具體構形邏輯已不可考。
  4. 備注
    需注意與“狾犬”(狂犬)、“阍犬”(守門犬)等詞區分。例如“狾犬”指瘋狗(見《左傳》典故),而“蜪犬”更偏向神話生物,二者含義不同。

若需進一步探究其神話背景或與其他文獻的關聯,建議查閱《山海經》注疏版本或相關神話研究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蜪犬》這個詞是什麼意思?

《蜪犬》是一個漢語詞彙,指的是一種傳說中的怪獸。據說它身形巨大如犬,形态可怖,善于攻擊人類。這個詞常常用來形容兇惡殘暴的人或事物。

拆分部首和筆畫

《蜪犬》由兩個漢字組成,分别是“蜪”和“犬”。其中,“蜪”的部首是“蟲”,總共有17畫;“犬”的部首是“犬”,總共有4畫。

來源和繁體

《蜪犬》一詞源于中國古代的傳說和神話故事。傳說中有一種兇惡的怪獸,形似犬,能吞噬人類。因此,“蜪犬”一詞用來形容兇暴殘忍的人或事物。

在繁體字中,蜪犬的寫法為「蟭犬」。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中,蜪犬的部分寫法可以是:「蜪狗」、「蟭狗」、「儔攥」等。這些寫法在字形細節上有一些變異,但指代的意義與現代的蜪犬相似。

例句

1. 他的舉止和言行舉止如同蜪犬一般,一直引起其他人的不安。

2. 這個小說中的反派角色,被描繪成了一個兇惡的蜪犬。

組詞、近義詞、反義詞

1. 組詞:狼蜢、蛇犬、虎狼

2. 近義詞:猛獸、惡犬、兇殘之物

3. 反義詞:忠誠之犬、溫順之獸、善良之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