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心的意思、恫心的詳細解釋
恫心的解釋
痛心。 王旡生 《中國曆代小說史論》:“ 元 人以戲曲名者,若 馬緻遠 ,若 賈仲名 ,若 王實甫 ,若 高則誠 ,皆江湖不得志之士,恫心於種族之禍,既無所發抒,乃不得不托浮靡之文以自見。”
詞語分解
- 恫的解釋 恫 ò 〔恫吓( ?)〕恐吓,吓(?)唬。 筆畫數:; 部首:忄; 筆順編號:
- 心的解釋 心 ī 人和高等動物體内主管血液循環的器官(通稱“心髒”):心包。心律。心衰。心悸。 中央,樞紐,主要的:心腹。中心。 習慣上指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情況,感情等:心理。心曲。心魄。心地。心扉。衷心。心曠神
網絡擴展解釋
“恫心”是一個漢語詞語,以下是綜合多來源的詳細解釋:
-
拼音與注音
拼音為dòng xīn,注音為ㄉㄨㄥˋ ㄒㄧㄣ。
-
基本釋義
意為“痛心”,指内心感到極度悲傷或哀痛。該詞多用于文學或曆史語境中,表達對某種境況的深切悲憫。
-
出處與例句
現代學者王旡生在《中國曆代小說史論》中曾使用該詞:
“元人以戲曲名者,若馬緻遠、賈仲名、王實甫、高則誠,皆江湖不得志之士,恫心於種族之禍,既無所發抒,乃不得不托浮靡之文以自見。”
此處借元代文人的境遇,表達對民族苦難的痛心與無奈。
-
相關擴展
- “恫”字單獨可表示“恐懼”或“哀痛”(如“恫恐”“恫瘝在抱”),但“恫心”一詞更側重于内心的痛苦情感。
- 現代使用頻率較低,多見于古典文獻或學術讨論中。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文獻中的用法,可參考《中國曆代小說史論》及相關漢語詞典。
網絡擴展解釋二
《恫心》是一個形容詞,意思是令人感到非常惡心、恐懼或不安的。下面是對該詞的其他信息的簡要介紹:
拆分部首和筆畫:《恫心》的拆分部首是心,它由8個筆畫組成。
來源:《恫心》一詞最早出現在中國古代文獻中,可以追溯到《史記·深淵傳》中的記載。
繁體字:《恫心》的繁體字是「慟心」。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寫法中,《恫心》的字形可能會有所變化,但基本的意思保持不變。
例句:1. 他看到那個殘忍的畫面,感到非常恫心。
2. 故事情節把我吓得恫心不已。
組詞:諸如「恫吓」、「恫吓心理」、「恫猛」等詞語都是與《恫心》相關的詞組。
近義詞:一些與《恫心》意思相近的詞語包括「惡心」、「懊惱」、「驚恐」等。
反義詞:與《恫心》相反的詞語包括「舒適」、「安心」、「愉悅」等。
希望這些信息對你有所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