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均的意思、土均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均的解釋

(1).古代官名。《周禮·地官·土均》:“掌平土地之政,以均地守,以均地事,以均地貢。”

(2).按土地質量以确定其等差。《周禮·地官·大司徒》:“以土均之灋,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以作民職,以令地貢,以斂賦,以均齊天下之政。”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土均”一詞在古代文獻中有兩層核心含義,綜合多個權威來源可歸納如下:

一、作為古代官職名稱

  1. 職責定位
    土均是《周禮》記載的周代官職,隸屬于地官系統,主要負責土地資源的管理與調配。其核心職能包括:

    • 平衡土地分配政策(“掌平土地之政”)
    • 協調山林湖澤的守護職責(“均地守”)
    • 統籌農業生産事務(“均地事”)
    • 制定合理的貢賦标準(“均地貢”)
  2. 制度背景
    該官職體現了周代“以土宜之法辨物産”的治理思想,通過土地質量分級實現賦稅公平(《周禮·地官·大司徒》記載其“辨五物九等,制天下之地征”)。

二、作為土地管理制度

指按土地質量劃分等級的制度體系,包含:

字源解析

“均”字從土從勻,甲骨文字形為手持工具平整土地,本義指土地分配的公平性(《說文解字》:“均,平也”)。這一構字邏輯與“土均”官職的職能高度契合。

注:部分網絡釋義将“土均”解釋為現代土地平均分配政策,此屬引申理解,未見于古代典籍記載。建議研究時以《周禮》等原始文獻為準。

網絡擴展解釋二

土均的意思

《土均》是一個成語,意為土地分配合理。它由兩個部分組成,其中《土》表示土地,而《均》表示平等分配。

拆分部首和筆畫

《土均》的部首分别是《土》和《均》,它們分别是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五和丨字形組成。它們的總筆畫數分别為三筆和七筆。

來源和繁體

《土均》最早出現在《左傳·宣公四年》一文中,當時的寫法是“土絫”。繁體的寫法是“土均”。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會隨着時間的流逝而有所變化。《土均》在古代的寫法是“土絫”,它們的字形與現代寫法略有不同,但意思相同。

例句

這片土地經過土均後,每個家庭得到了公平的份額。

組詞

土地、均分、土均如此

近義詞

平均、公正分配

反義詞

不均、不平等分配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