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粗暴地呵斥。 清 龔自珍 《縱難送曹生》:“智者聞之,則大聲暴訶之曰:‘止!’”
“暴诃”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和用法可綜合多個來源解釋如下:
“暴诃”指粗暴地呵斥,強調用嚴厲、急躁的态度斥責他人。該詞由“暴”(兇狠、急躁)和“诃”(同“呵”,斥責)組合而成,常見于古文語境。
該詞最早見于清代龔自珍的《縱難送曹生》:“智者聞之,則大聲暴訶之曰:‘止!’” 此處通過“暴诃”生動刻畫了斥責者的急躁與嚴厲。
該詞在現代漢語中較少使用,多出現在文學或曆史文本中。若需表達類似含義,可替換為“呵斥”“斥責”等更通用的詞彙。
《暴诃》是一個漢語詞彙,意思是指對人進行惡意的誣陷和辱罵的行為。它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是因為在古代社會中,人們常常利用文字進行攻擊和中傷。
拆分部首:暴(日字旁)+ 诋(言字旁)
拆分筆畫:暴(10畫)+ 诋(8畫)
繁體字為:曝譛
在古代,暴诃的字形可能有所不同,但基本上與現代寫法保持一緻。
1. 他對我的品行進行了無端的暴诃,完全是出于嫉妒和惡意。
2. 這篇文章被人肆意地進行了暴诃,喪失了讨論問題的基本素質。
1. 暴行:指違法亂紀的惡劣行為。
2. 诋毀:指用惡意的言辭中傷或誣陷他人。
3. 侮辱:指藐視、羞辱他人,使其感到尊嚴受損。
1. 辱罵:指用侮辱性的言辭诋毀他人品行。
2. 中傷:指對人進行惡意的攻擊和傷害,使其受到精神上的打擊。
3. 诽謗:指散布虛假信息、捏造事實以中傷他人。
1. 贊美:指對人的優點、成就進行肯定和稱贊。
2. 褒揚:指對人的行為、品質予以高度評價和表揚。
3. 欣賞:指對他人的才藝、作品等表示喜愛和賞識。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