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蜪犬的意思、蜪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蜪犬的解释

兽名。《山海经·海内北经》:“蜪犬如犬,青,食人从首始。” 郭璞 注:“﹝蜪﹞音陶。或作蚼,音鉤。”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蜪犬是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种异兽,其形象与特性主要记载于《山海经》等古籍中。以下是基于权威文献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蜪犬是一种形似犬豹的食人异兽,特征为:

  1. 外形:头部似犬,身躯如豹(《山海经·海内北经》载:"蜪犬如犬,青色,食人从首始")。
  2. 习性:性凶残,专食人脑(郭璞注:"蜪犬食人,先食其头")。
  3. 声音:啼叫如婴儿(郝懿行《山海经笺疏》引古本:"其音如婴儿")。

二、文献溯源

  1. 《山海经》体系
    • 《海内北经》明确记载其居于"蜪犬国",属北方凶兽。
    • 晋代郭璞注指出其与"穷奇"等并列为四凶之属,反映先秦灾异观念。
  2. 名物考辨
    • "蜪"字从虫,表兽类(《尔雅·释兽》:"虫属多异形"),汉代《说文解字》未收录此字,可见其为区域性神话生物称谓。
    • 清代郝懿行考证认为"蜪犬"即"梼杌"变体,与楚地巫文化关联。

三、文化衍义

在民俗演变中,蜪犬被赋予两种衍生含义:

  1. 灾疫象征

    唐宋类书《艺文类聚》将其归为"疫兽",认为其出现预示灾荒(卷95·兽部)。

  2. 幽冥使者

    明代《异林》载:"蜪犬司枉死魂",成为冥府追魂的意象化存在。

学术注:现代研究认为蜪犬原型或源于古代豹犬杂交猛兽的传说化(李剑平《中国神话人物辞典》,陕西人民出版社,1998),但未见于现代汉语词典收录。

权威参考文献

  1. 《山海经》(中华书局点校本)
  2. 郝懿行《山海经笺疏》(清嘉庆刻本)
  3. 许慎《说文解字》(中华书局影印本)
  4. 《艺文类聚》(上海古籍出版社版)
  5. 陆粲《庚巳编·异林》(明代笔记丛刊)

网络扩展解释

“蜪犬”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一种异兽,其解释主要来源于《山海经》及相关字书。以下是详细解析:

  1. 基本释义
    蜪犬是一种外形似犬的奇异生物,特征为青色皮毛,习性凶猛,以人为食且“食人从首始”(即从头开始吞食)。

  2. 文献出处
    该词最早见于《山海经》,原文描述为:“蜪犬,如犬,靑色,食人从首始。” 这一记载表明其属于神话传说中的兽类,可能与古代对自然威胁的象征性描述有关。

  3. 字形与发音

    • “蜪”字读音为táo(国际音标:tʰɑu˧˥),中古音属“透母豪韵”,反切注音为“土刀切”或“徒刀切”。
    • 其字形结构由“虫”与“兆”组成,可能与虫类或征兆含义相关,但具体构形逻辑已不可考。
  4. 备注
    需注意与“狾犬”(狂犬)、“阍犬”(守门犬)等词区分。例如“狾犬”指疯狗(见《左传》典故),而“蜪犬”更偏向神话生物,二者含义不同。

若需进一步探究其神话背景或与其他文献的关联,建议查阅《山海经》注疏版本或相关神话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背城表暴避坑落井殡棺常鳞凡介嘲剧抽胎换骨除赴出头椽儿先朽烂大龄奠礼东裔端木蕻良恶池二滩水电站发困犯顺反衣冯凌肤立耿烈勾赴馆宾还号浩烂很恶宏丽昏朝湔湔搅团解弛积气軖床览观灵根茂亲美人局没死活南风难闻农行骈文皮簧前沿清洌趣造日侧神矢视候势力鬼石緑司箴贪吝屯达网瘾鲜澄想度响和乡进小过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