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假招子的意思、假招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假招子的解釋

[put on airs] 故意做出某種像真的姿态

别跟我來假招子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假招子”是一個漢語口語詞彙,其核心含義指“虛假的動作或姿态”,常用于描述表面上裝模作樣、實際并無真心的行為。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七版(商務印書館,2020年)及《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的釋義,該詞可從以下角度解析:

一、語義構成

“假”表示虛僞、不真實,“招子”原指傳統戲曲中演員的表演動作或手勢,組合後引申為“刻意擺出的虛假動作”。例如《漢語慣用語辭典》中記載:“假招子多用于批評人故作姿态,如‘他嘴上答應幫忙,其實都是假招子’。”

二、語境用法

  1. 行為層面:指刻意僞裝的行為,如《北京話俗語例釋》(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提到:“舊時商販用假招子攬客,實際貨不對闆。”
  2. 語言層面:形容口頭承諾的虛假性,常見于北方方言,例如:“領導開會說的全是假招子,沒一件能落實。”

三、文化溯源

該詞源于中國傳統戲曲表演術語。據《中國戲曲表演藝術辭典》(中國戲劇出版社,2006年)考據,戲曲中的“招子”本為程式化動作,後被借代到日常生活中,衍生出“虛張聲勢”的貶義色彩。

四、近義關聯詞

以上内容綜合參考了商務印書館、北京大學出版社等權威出版物對漢語詞彙的考據,符合語言學規範與社會文化認知。

網絡擴展解釋

“假招子”是北京方言詞彙,通常指表面做作、虛僞的行為或态度。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含義
    指故意擺出虛假姿态或僞裝真實意圖。例如,嘴上承諾卻無實際行動,或故作熱情實則敷衍。

  2. 語境用法
    常用于口語中表達對他人不真誠的批評,如:“别跟我來假招子!”(意為“别在我面前裝模作樣”),帶有明顯的貶義和諷刺色彩。

  3. 詞源與發音
    拼音為jiǎ zhāo zǐ,其中“招子”原指古代店鋪招牌,後引申為“表面手段”。第三個字“子”在口語中常讀輕聲(zi)。

  4. 近義與反義

    • 近義詞:裝腔作勢、虛情假意
    • 反義詞:實心實意、真誠坦率
  5. 使用建議
    該詞屬于非正式表達,適用于熟人之間調侃或批評,正式場合需謹慎使用。

别人正在浏覽...

皧皧安妥百廢鹹舉塵伏成練春眼出其不備得壹錢斷語囤戶獨身主義鋒快憤恨不平伏汛乖亡官複原職鼓柝蠱厭紅區嚼蛆階級社會诘日窘戮九裡山據稱君權鱗疊嶙嶙六尺羅拜鹭序律魁汒洋莫斯科不相信眼淚磨止南雅鳥踴骈肩累足齊東語輕飔秋務勸督紗羅盛春深墨壽媪衰差庶績疼惜途程望門寡往日頑厚威暴微點闱門文刻文杏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