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 宋 楊萬裡 《送劉童子》詩:“長成來奏三千牘,桃李春風冠集英。” 清 金人瑞 《吳明府生日》詩:“菖蒲夜雨平郊坰,桃李春風動學牆。”
“桃李春風”是一個漢語成語,讀音為táo lǐ chūn fēng,其核心含義是比喻學生受到良師的諄諄教誨。以下是詳細解釋:
“桃李春風”以自然意象承載人文情感,既描繪了教育的美好圖景,也蘊含了中華文化中尊師重道的傳統價值觀。如需更全面的例句或接龍擴展,可參考權威詞典或古籍。
《桃李春風》是一個成語,表示春天時節桃花和梅花的香氣,形容春天的氣息和景象。以下是關于它的一些拆分、來源、繁體、古時候漢字寫法、例句,以及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的解釋。
《桃李春風》的拆分為:“果木”、“木”、“三”、“風”四個部分。
它的筆畫為:桃(7畫),李(7畫),春(8畫),風(9畫)。
《桃李春風》一詞最早出現在五代時期的杜牧的《秋夕》一詩中:“銀燭秋光冷畫屏,輕羅小扇撲流螢。天階夜色涼如水,卧看牽牛織女星。桂樹花無數,可憐漢女争春。鴛鴦瓦冷霜華重,翡翠衾寒誰與共……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秋天夜晚,通過桃李春風和其他景物,抒發了作者對美好事物渴望的感受。
《桃李春風》的繁體字寫作「桃李春風」。
在古代,桃的字寫作「月桃」,李的字寫作「枇杷」,而李在這裡指的是梅花的一種。所以,《桃李春風》在古時候的寫法為「月桃枇杷春風」。
他走在花海中,聞到了桃李春風的芳香。
組詞中可以使用《桃李春風》的成語有:桃花、桃樹、桃源、李花、梅花、春天、風景。
與《桃李春風》意思相近的詞語有:花香襲人、芳香四溢。
與《桃李春風》意思相反的詞語有:幹燥、荒蕪。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