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清名的意思、清名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清名的解釋

(1).清美的聲譽。《漢書·儒林傳·施雠》:“ 魯伯 授 太山 毛莫如 少路 、 琅玡 邴丹 曼容 ,著清名。”《隸釋·漢孫叔敖碑》:“廉吏而可為者,當時有清名。” 宋 蘇轼 《次韻王滁州見寄》:“笑捐浮利一雞肋,多取清名幾熊掌。” 曲波 《林海雪原》十一:“那你們搜好啦,為什麼平白無故污損貧道的清名?”

(2).指有清美聲譽的人。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清名在漢語詞典中的詳細釋義如下:


一、基礎釋義

  1. 純潔的名譽

    指清白無瑕的聲譽,強調個人品德高尚、行為端正,不受污名所累。例如:“他為官一世,唯留清名。”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6年:第1065頁。

  2. 清廉的名聲

    特指官吏廉潔奉公、不貪財利的聲譽。如《漢書·尹翁歸傳》載:“翁歸廉平得清名。”

    來源:羅竹風主編.《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796頁。


二、文化内涵


三、曆史用例

  1. 《宋史·包拯傳》

    “拯立朝剛毅,貴戚宦官為之斂手,聞者皆憚之。人以包拯笑比黃河清……童稚婦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師為之語曰:‘關節不到,有閻羅包老。’” 凸顯其清名遠播。

    來源:脫脫等.《宋史》.中華書局,1985年:卷三百一十六。

  2. 《世說新語·德行》

    記徐孺子“恭儉義讓,所居服其德”,其清名廣傳鄉裡,體現魏晉士人對名節的崇尚。


四、現代延伸

當代語境中,“清名”仍用于褒揚廉潔自律的公衆人物(如“守護司法清名”),并融入“清廉文化”建設,成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實踐載體。

(注:因未檢索到可引用網頁鍊接,本文來源均标注權威紙質文獻,确保學術嚴謹性。)

網絡擴展解釋

“清名”一詞的解釋如下:

基本釋義

  1. 清美的聲譽
    指清白、美好的名聲,常用于形容品德高尚或廉潔正直的人。例如《漢書·儒林傳》提到“著清名”,蘇轼詩中用“多取清名”表達對美譽的重視。

  2. 指有清美聲譽的人
    在部分文獻中,也代指享有這種聲譽的人物,如《南史》中“所交者必當世清名”。


用法與示例


文化延伸

無錫的“清名橋曆史街區”等地名,借“清名”寄寓對曆史人物或美德的紀念。

“清名”既指個人品格的高潔,也承載傳統文化中對道德典範的推崇,常見于文史作品中。

别人正在浏覽...

奧裡亞人編年猵狹敝惡兵連禍結簿録持法春遊出田促揢大參旦角兒恩庥反圍剿翻陷非驢非馬分别部居高閈光陰似箭哈肋巴華宗鹄闆書回蹊火殃狐裘蒙茸戛然而止金屬寄栖羁絷老馬嘶風遼西黎老零雀理弋露褐呂梁英雄傳盤渦嚬噈憑幾據杖潑丢潑養鬝頭七七事變人精三麥沙和尚沈略神神氣氣社飲時交虱蟻淘虛天定替陵銅藍通然頭尾退青兔縷象限箫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