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記其所說。《漢書·王莽傳上》:“網羅天下異能之士,至者前後千數,皆令記説廷中,将令正乖繆,壹異説雲。”《資治通鑒·漢平帝元始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令各造廷中而記其説也。”
2.記誦講說。《古尊宿語錄·雲門匡真禅師廣錄上》:“若是初心後學,直須擺動精神,莫空記説。”
“記説”是一個漢語詞語,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解析:
由“記”(記住)和“説”(講述)組成,核心含義為記錄他人言論或背誦講述。該詞在古代文獻中主要有兩種用法:
多用于強調知識傳承或學習态度,例如:
“説”字本身有shuō(講述)、shuì(遊說)、yuè(通“悅”)三種讀音,但在“記説”中主要指“講述”義項,需結合語境判斷具體指向。
以上解析綜合了古籍用例與權威詞典釋義,如需查看原始文獻可參考《漢書》《資治通鑒》等史料。
《記説》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記錄、記載、叙述,指用文字表達或描述事物、事件的過程或結果。
《記説》這個詞由“言”(yán)和“己”(jǐ)兩個部首組成。
部首“言”表示與語言、言辭有關的事物,是一個常見的部首;部首“己”表示自己的意思,也是一個常見的部首。
《記説》的總筆畫數為9劃。
《記説》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語。古時候,人們通過文字來記錄和傳承知識與經驗,保留下來的記錄就被稱為《記説》。
《記説》的繁體字為「記説」。
在古代漢字的書寫中,「記」字的寫法可能存在變體。隨着時間的推移,漢字的書寫方式也發生了一些變化。但基本結構和意義保持不變。
1. 他通過寫日記來記説他的成長經曆。
2. 這本書詳細記説了這個事件的發生過程。
3. 他每天晚上都會坐下來記説當天的所見所聞。
1. 記錄
2. 記憶
3. 記事本
4. 記住
5. 記號
1. 記載
2. 叙述
3. 記述
4. 描寫
5. 陳述
1. 忘記
2. 遺忘
3. 抹去
4. 删除
5. 遺失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