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三言之道的意思、三言之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三言之道的解釋

三句為政之道。《禮記·哀公問》:“公曰:‘敢問為政如之何?’ 孔子 對曰:‘夫婦别,父子親,君臣嚴。三者正,則庶物從之矣。’公曰:‘寡人雖無似也,願聞所以行三言之道。’” 孔穎達 疏:“願聞所以行三言之道者,則上經‘夫婦别、父子親、君臣嚴’是也。”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三言之道”是儒家經典中提出的為政理念,其核心内容與出處可綜合以下要點解析:

  1. 基本含義
    指以三句話概括的治國原則,強調通過規範社會基本關系實現政治秩序。該概念以簡潔性著稱,語言凝練卻涵蓋關鍵倫理準則。

  2. 出處與背景
    源自《禮記·哀公問》,記載魯哀公向孔子請教為政方法時,孔子提出“夫婦别,父子親,君臣嚴”三條準則,并指出三者端正則萬物有序。

  3. 具體内容

    • 夫婦别:夫妻間需明确責任分工,維系家庭倫理基礎;
    • 父子親:強調血緣親情與孝道傳承;
    • 君臣嚴:君臣應恪守各自職責與禮法規範。
  4. 核心思想
    通過規範家庭與社會層級關系(夫婦→父子→君臣),構建“修身齊家治國”的邏輯鍊條,體現儒家“倫理政治化”的治理模式。

  5. 應用場景
    古代多用于闡述治國方略,現代可引申為管理中的層級責任劃分,或作為傳統文化中“以簡馭繁”思維方式的典型案例。

該概念通過《禮記》的傳播成為儒家政治哲學重要組成部分,其結構化思維對後世制度設計産生深遠影響。若需查閱原始文獻,可參考《禮記》相關篇章或權威注疏。

網絡擴展解釋二

《三言之道》的意思

《三言之道》是一個成語,表示言辭簡練、精煉的語言表達方式。意為能夠用簡明扼要的話語,傳達出深刻的哲理或道理。

拆分部首和筆畫

《三言之道》的拆分部首是“言”和“道”,部首分别由口字旁和辶字旁組成。《三言之道》的總筆畫數是五畫,其中“言”為二畫,“道”為三畫。

來源

《三言之道》這個成語來源于《論語·陽貨》中的一句話:“三言而不達,學之殆也。”意為說話三次都不能達到目的,表示學習無效。

繁體

《三言之道》的繁體字為「三言之道」,發音和意義與簡體字相同,隻是書寫形式稍有不同。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時候,漢字的書寫形式有所變化。《三言之道》古時候的寫法較為簡略,以楷書形式呈現,沒有現代字體的筆畫清晰、整齊。

例句

他的演講極具《三言之道》,簡潔明了,但卻能傳達出深刻的哲理。

組詞

三言兩語、言之鑿鑿、道聽途說。

近義詞

言簡意赅、一言以蔽之、言簡意深。

反義詞

言不及義、字斟句酌、言多必失。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