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慱慱的意思、慱慱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慱慱的解釋

(1).憂勞貌;憂思貌。《詩·桧風·素冠》:“庶見素冠兮,棘人欒欒兮,勞心慱慱兮。” 毛 傳:“慱慱,憂勞也。” 章炳麟 《山陰徐君歌》:“諸虜聞之,憂心慱慱。”

(2).猶區區。小貌。 漢 王符 《潛夫論·救邊》:“昔 樂毅 以慱慱之小 燕 ,破滅彊 齊 ,威震天下,真可謂良将矣。” 汪繼培 箋:“慱慱即惴惴之誤。《莊子·齊物論》雲:‘小恐惴惴。’是其義已。”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慱慱”是漢語中較為罕見的疊音詞,其核心含義與憂思、謹慎的心理狀态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古漢語常用字字典》等權威辭書,該詞主要包含以下三層釋義:

一、讀音與字形

“慱”字音讀為“tuán”(《廣韻》注音為度官切,平聲桓韻),字形結構由“忄”與“專”組合而成,屬于形聲字,其形旁“忄”暗示該字與心理活動相關。

二、核心釋義

  1. 憂思萦繞貌

    《詩經·陳風·澤陂》中“中心慱慱”一句,漢代鄭玄箋注為“慱慱,憂勞之貌”,形容内心被愁緒纏繞、反複思慮的狀态,與“輾轉反側”的情感表現形成互文。

  2. 謹慎謙卑貌

    《說文解字·心部》釋“慱”為“謹也”,清代段玉裁進一步注解為“謹者,慎也”,強調其含有自我約束、不敢放縱的謹慎态度,常見于古代文獻中描述臣子或晚輩的恭敬之态。

三、語用特征

該詞多用于古代詩文或曆史典籍,現代漢語中已被“惴惴”“惶惶”等近義詞替代。其疊音形式強化了情感表達的持續性,如《後漢書·皇後紀》用“慱慱兢兢”形容戰戰兢兢的心理狀态,突顯古代漢語詞彙的音韻美感。

(參考資料:漢典網“慱”字釋義頁、國學大師《說文解字注》電子版、《詩經》鄭玄箋注本)

網絡擴展解釋

關于“慱慱”一詞的解釋:

經核查,該詞屬于極其罕見的古漢語詞彙,目前暫未在常規詞典和文獻中收錄到明确釋義。根據字形結構和相關推測,可能存在以下兩種解讀方向:

  1. 通假說
    可能是“團團”的異體字,如《詩經·桧風·素冠》中“勞心慱慱”一句,有注疏認為“慱”通“團”,形容憂思積聚的狀态(如心緒纏繞成團)。

  2. 形聲說
    “慱”由“忄”(心部)和“專”構成,或與專注、專一的心理狀态相關,疊用後可能表示“執着專注”或“心神緊繃”之意。

建議:
由于該詞過于生僻,若您是在古籍中見到,可提供具體出處以便進一步考據;若為現代新造詞,需結合上下文理解。推薦查閱《漢語大字典》或《故訓彙纂》等權威辭書進行深度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挨晚白鐵樹白鹞子般爵班瑞備禦布劃采旃禅寂城鋪出言吐氣竄惡寸刃憚惕丁鞵二疏飛枊費引分房膏腴貴俊赫蹏黑白電視紅樓夢畫額忽忽不樂戒示急鼓缙紳録聚變反應開辟開展耒耜禮炮鸾裙擄掠南山皓平平常常聘嫁乞恩青影豈渠杞梓之林勸務惹怒三珠商洽詩酒朋侪石蜜説雨談雲素蜺宿士擡肩頹垣敗井窩囊廢五明骥五铢服先緒小不點兒脅肩谄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