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促的鼓聲。戰陣或競技中用以激勵鬥志。《三國志·吳志·孫策傳》“ 策 輕軍晨夜襲拔 廬江 ” 裴松之 注引《吳錄》:“臣讨 黃祖 ……身跨馬櫟陳,手擊急鼓,以齊戰勢。” 宋 楊萬裡 《過弋陽觀競渡》詩:“急鼓繁鉦動地呼,碧琉璃上兩龍趨。”
“急鼓”一詞主要有以下兩種解釋:
基本釋義
指急促的鼓聲,常用于古代戰陣或競技場合,通過節奏激勵鬥志。例如《三國志·吳志·孫策傳》中記載“手擊急鼓,以齊戰勢”,描述通過鼓聲統一作戰節奏。宋代楊萬裡的詩句“急鼓繁鉦動地呼”也描繪了競渡時鼓聲的激烈場景。
相關影視作品
《急鼓》是2004年浙江電影制片廠拍攝的電視劇,由史踐凡執導。但該信息權威性較低,建議通過官方渠道進一步核實。
需注意,以上釋義的搜索結果權威性标注為“低”或“極低”,若需學術引用或深度考據,建議查閱《漢語大詞典》等權威典籍。
《急鼓》是一個動詞詞組,意思是緊急懸挂、敲擊鼓聲。它形象地描述了一種緊迫、迫切的狀态。
《急鼓》這個詞是由“心”和“鼓”兩個部首組成。它的筆畫數分别為“4”和“13”,總共17個筆畫。
《急鼓》一詞的來源比較古老,最早見于《左傳·湣公六年》,文中描述了公卿們匆忙敲鼓振穩人心的場景。後來,這個詞逐漸被廣泛使用,用來形容一種緊迫或急迫的狀态。
《急鼓》這個詞的繁體寫法為「急鼓」。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中,急鼓可以寫成「急鼓」。
1. 在戰場上,士兵們急鼓擂起,振奮人心。
2. 面對突發事件,我們要急鼓欲飛,迅速做出反應。
1. 急促(形容詞):表示動作或聲音快速、迅猛。
2. 鼓勵(動詞):表示鼓舞、激勵和支持。
3. 鼓舞(動詞):表示振奮、激勵和鼓勵。
1. 緊急:表示情況緊迫、迫切。
2. 着急:表示心情焦慮、煩躁。
不相關的,怠慢。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