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乞恩的意思、乞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乞恩的解釋

乞求施恩。《吳越春秋·勾踐歸國外傳》:“孤不能承前君之制,修德自守,亡衆栖於 會稽 之山,請命乞恩。”《三國志·魏志·明帝紀》:“非謀反及手殺6*人,亟語其親治,有乞恩者,使與奏當文書俱上,朕将思所以全之。” 明 錢澄之 《胡星卿茅屋歌》:“奪爵猶加主國號,上書乞恩無不報。”

詞語分解

關注詞典網微信公衆號:詞典網,回複:乞恩漢語 快速查詢。

專業解析

"乞恩"是一個古漢語詞彙,在現代漢語中使用較少,其核心含義指向懇求得到恩惠、寬恕或赦免。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和古籍的詳細解釋:


一、核心釋義

指卑微地請求給予恩典、赦免或特殊照顧,通常用于臣民對君主、下級對上級或罪人向有權者陳情的情境,帶有謙卑、懇切的感情色彩。

來源:《漢語大詞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86年)第1卷第732頁。


二、單字解析

  1. 乞:
    • 本義為"求讨",引申為"請求"、"希望得到"。
    • 《說文解字》:"乞,求也。"

      來源:《說文解字注》(中華書局,2013年)第214頁。

  2. 恩:
    • 指"恩惠"、"仁慈"、"寬待",特指上位者的施予。
    • 《廣雅·釋诂四》:"恩,仁也。"

      來源:《古代漢語詞典》(商務印書館,2014年)第398頁。

二字組合強調以謙卑姿态求取寬恕或恩賜。


三、深層含義與使用場景

  1. 法律與政治語境:

    古代常見于罪人上書請求減刑或赦免,如"乞恩減等"(請求減輕刑罰等級)。

    例:《明史·刑法志》載囚犯"伏阙乞恩"。

    來源:《二十四史全譯·明史》(漢語大詞典出版社,2004年)第7冊第421頁。

  2. 社會等級體現:

    反映封建制度下階層差異,如平民向官員"乞恩"求救濟,或官員向皇帝"乞恩"請封賞。

    例:清代奏折中常見"臣冒死乞恩"等表述。

    來源:《清代文書綱要》(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0年)第155頁。


四、經典用例

  1. 《資治通鑒·唐紀》:

    "囚犯百餘人叩宮門乞恩,帝憫而赦之。"

    譯文:百餘名囚犯叩擊宮門請求赦免,皇帝憐憫而赦免了他們。

    來源:《資治通鑒》(中華書局,2009年)卷198第6245頁。


五、現代使用提示

該詞現已罕用于口語,但仍在曆史文獻、古裝劇台詞或仿古文本中出現,用以體現謙卑懇求的語境。學術研究中需注意其封建等級色彩。

網絡擴展解釋

“乞恩”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qǐ ēn,其核心含義為“乞求施恩”,即通過懇求的方式希望對方給予恩惠或寬恕。以下是詳細解釋:


1. 基本釋義


2. 古籍用例

該詞在曆史文獻中常見于以下場景:


3. 現代應用


4. 相關擴展


如需進一步了解古籍原文或具體典故,可參考漢典、知網百科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懊惱歌參考讀物超額城陴乘興打話鵝溪絹方底圓蓋繁密偾敗浮薄剛耿關燕國而忘家鶴嶺槐宸鐄鐄缰鎖皭皭敬業季相科責楞磕磕廉夫連舸兩畝地靈龛六十四卦辘轳格埋頭工作馬尾松蜜戀賠貼頗險奇拔起樓勍盜青發叴叴衢歌曲枕蕊女傷命尚儀哨卡深山幽谷柿蔕師太首術霜牙睡語順義踏筵銅礦亡羊補牢五千文悟心無用遐古小指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