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題寫門楣或匾額。 唐 韋絢 《劉賓客嘉話錄》:“﹝ 智永 ﹞住 永欣寺 ,積年學書,後有筆頭十甕,每甕皆數萬。人來覓書兼請題額者如市。”一本作“ 題頭 ”。 清 昭槤 《嘯亭雜錄·高江村》:“又上登 金山 ,欲題額,濡毫久之。 江村 乃拟‘江天一覽’四字於掌中。”
(2).指匾額上的題字。 清 袁枚 《新齊諧·長鬼被縛》:“﹝ 沉厚餘 ﹞入門悄然,将升堂,見堂上先有一長人端坐,仰面視堂上題額。 沉 疑非人,戲解腰帶潛縛其兩腿。”
“題額”是一個漢語詞語,拼音為tí é,主要有兩層含義:
題寫匾額
指為門楣、牌匾等書寫文字,常見于建築或場所的命名。例如,寺廟建成後邀請名人題寫匾額,稱為“題額”。唐代文獻《劉賓客嘉話錄》記載:“人來覓書兼請題額者如市”,說明這一行為的普遍性。
匾額上的題字
也可指匾額本身所寫的文字内容。清代袁枚《新齊諧》中描述“仰面視堂上題額”,即指觀察匾額上的字迹。
“題額”多用于傳統建築、書法領域,既指題寫匾額的行為,也指匾額上的文字内容。
題額是一個漢字詞語,拆分為“題”和“額”兩個部分。其中,“題”是部首,表示“問題、内容”;“額”則是底部構件,表示“容量、量度”。漢字“題”的筆畫數為4畫,而“額”的筆畫數為9畫。
《題額》一詞來源于古代文人墨客的批注作品,他們常在書畫、字畫以及文學作品上題詞,并在作品上方空出一片區域供批注,這個空出區域就被稱作“額”,而書寫在額上的文字就是“題額”。這種行為旨在評價作品的質量以及表達自己對作品的欣賞與評論。
在繁體字中,“題額”的寫法與簡體字相同,沒有變化。隻有在古代字體中,漢字的寫法存在一定的變化。例如,在楷書中,“題”的偏旁結構與現代有所區别,而“額”的書寫方式也有類似的變化。
以下是一些使用“題額”的例句:
1. 在書畫展覽上,許多文人墨客争相為展品題額,以表達對藝術家的贊賞之情。
2. 老師在紙上題額,學生們才能寫下答案。
3. 這幅字畫上的題額非常工整,字迹優美。
由于“題額”兩字的意義較為特定,其組詞、近義詞和反義詞較少。可以根據上下文的需要,合理運用相關詞語來豐富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