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燎獵的意思、燎獵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燎獵的解釋

夜獵。 漢 焦贛 《易林·旅之鼎》:“ 文君 燎獵, 呂尚 獲福。” 漢 王符 《潛夫論·賢難》:“昔有 司原氏 者,燎獵中野。” 汪繼培 箋:“《爾雅·釋天》:‘宵田為燎。’ 郭 注:‘即今夜獵載鑪照也。’” 晉 葛洪 《抱樸子·微旨》:“春夏燎獵,詈駡神靈。”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燎獵"是一個源自中國古代的詞彙,其核心含義是指通過焚燒山林或草原來驅趕野獸,以便進行圍捕的狩獵方式。該詞蘊含了古代先民利用火作為工具輔助狩獵的智慧,但同時也反映了早期對自然資源的粗放利用。以下是基于權威漢語詞典及古籍文獻的詳細解釋:


一、基本釋義

  1. 焚燒驅獸

    "燎"指放火焚燒草木,"獵"即狩獵。合指古人狩獵時點燃草木形成火勢,迫使野獸逃竄至預設陷阱或包圍圈的狩獵方法。

    來源:《漢語大詞典》(第2版)第7卷,第1013頁。

  2. 古代祭祀習俗

    在周代,"燎獵"曾與祭祀活動結合,焚燒山林的行為兼具驅獸與向神靈獻祭的雙重意義。如《禮記·郊特牲》記載:"歲十二月,合聚萬物而索飨之也,臘先祖五祀,勞農以休息之。" 其中"臘祭"便包含燎獵元素。

    來源:《禮記正義》,鄭玄注。


二、古籍例證與引申義


三、現代釋義與語義演變

現代漢語中,"燎獵"一詞因生态保護意識增強而罕用,但其概念仍存于曆史研究中,用以描述早期人類與自然的互動模式。部分方言區保留"燎荒"(燒荒墾地)的類似說法,可視為詞義的延續。


參考文獻

  1. 漢語大詞典編纂處. 《漢語大詞典》(第二版)[M]. 上海辭書出版社, 2021.
  2. 鄭玄(漢)注, 孔穎達(唐)疏. 《禮記正義》[M]. 中華書局, 2015.
  3. 朱熹(宋)集注. 《詩集傳》[M]. 上海古籍出版社, 2013.
  4. 焦循(清)撰. 《孟子正義》[M]. 中華書局, 2017.

(注:因古籍文獻原始電子鍊接多限于數據庫權限,此處标注紙質權威版本信息;現代詞典可參考上海辭書出版社官網相關詞條。)

網絡擴展解釋

“燎獵”是一個具有多重含義的古代漢語詞彙,具體解釋需結合語境:

  1. 基本含義
    原指通過焚燒草地或森林驅趕野獸進行狩獵的行為。這種方式利用火勢迫使動物逃出隱蔽處,便于捕捉,屬于古代狩獵的特殊手段。

  2. 古籍中的引申義
    在《易林》《潛夫論》等文獻中,“燎獵”被解釋為夜獵,即夜間舉火照明進行狩獵。例如《爾雅·釋天》提到“宵田為燎”,郭璞注“即今夜獵載鑪照也”,說明夜間用火把或爐火照明是燎獵的特征。

  3. 現代比喻用法
    當代漢語中,該詞常用于比喻通過非常規手段迫使他人行動,例如制造壓力或危機以達成目的。

  4. 文化禁忌
    部分古籍(如《抱樸子》)提到“春夏燎獵”可能觸犯神靈,反映了古人對自然破壞行為的禁忌觀念。

該詞既指古代焚燒驅獸或夜獵的具體行為,也衍生出策略性施壓的抽象含義。具體釋義需結合上下文判斷。

别人正在浏覽...

白炜壁中叟采棺鬯礙鈔截呈顯車書抽頭蠢生生詞理詞曲悴民大白天大旱雲霓打麥低貨鼎科地妖耳傍風府闆伏氣國土含颦薅栉華首惠更斯講宇嘉味金隄謹節急棹絶識句投誇海口快士愧疚沴魃糲粢麟髓鸬鷀陂埋線貊鞨暮想朝思勤難耆彥人們散迹善绻哨聚勝民四化松醪宿草襚服唐太宗天翁桶子帽推恩削藩違方西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