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司民的意思、司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司民的解釋

(1).古官名。掌管戶口登記。《周禮·秋官·司民》:“司民掌登萬民之數。”《國語·周語上》:“司民協孤終。” 韋昭 注:“司民掌登萬民之數,自生齒已上,皆書於版。”

(2).星名。《周禮·秋官·小司寇》:“孟冬祀司民,獻民數於王。” 鄭玄 注:“司民,星名,謂軒轅角也。”

(3).管理百姓萬民。《書·酒诰》:“勿辯乃司民湎于酒。” 孔 傳:“勿使汝主民之吏湎於酒。”《墨子·天志中》:“以臨司民之善否。”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司民”一詞在不同曆史文獻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具體解釋如下:

一、官職含義(主要義項)

  1. 古代戶籍管理官
    “司民”是周代設立的官職,隸屬于秋官司寇,職責為登記全國人口信息,包括居住地(都城、都鄙、郊野)、性别、出生及死亡情況。據《周禮》記載,司民需每年将統計結果上報司寇,再由司寇呈遞周王,内史、司會等官員留存副本作為施政參考。

  2. 具體職責

    • 記錄“生齒以上”(即嬰兒長出門齒後)的所有人口數據;
    • 區分人口性别及居住區域,動态更新增減情況。

二、星名含義

“司民”也指古代星官名,即軒轅角星(屬獅子座)。《周禮》提到,孟冬時節祭祀此星,并獻上人口統計結果,象征天人感應。

三、引申含義

  1. 管理百姓的抽象概念
    作為成語,“司民”可泛指統治者對民衆的管理,如《史記》中司馬相如因治民有方被稱為“司民之法”。
  2. 動詞用法
    在《書·酒诰》等文獻中,“司民”指代主政者或官吏的治理行為,如“勿辯乃司民湎于酒”。

四、現代引用

現代語境中,“司民”偶見于公司名稱(如“漢殷藥業公司”)、法律案件名稱(如“民間借貸糾紛”)等,但多為曆史術語的借用。


該詞核心含義為周代戶籍官,兼具天文、政治治理的引申義。若需深入考據,可參考《周禮·秋官》《史記》等原始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司民》的意思

《司民》是一個漢字詞語,代表着“管理人民”的含義。它由兩個部首組成,分别是“司”和“民”。

《司民》的部首和筆畫

在《司民》這個詞中,部首“司”位于左側,它是表示“官司、治理”的字義;而“民”位于右側,意為“人民、百姓”。整個詞的總筆畫數為8畫,其中“司”部的筆畫數為5畫,“民”部的筆畫數為3畫。

《司民》的來源

《司民》這個詞的來源并沒有具體的曆史記載,但可以推測它應該是古代官員治理人民的稱謂之一。在古代,官員們負責管理、保護人民的生活,所以《司民》可能是指這種行為。

《司民》的繁體

在繁體字中,《司民》的寫法與簡體字基本相同,沒有太大的區别。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的寫法與現在有所不同。例如,《司民》在古代的寫法可能會稍有差異,但整體結構和意義是相似的。

《司民》的例句

1. 官員的責任就是要善于司民,保護百姓的利益。

2. 作為一個司民的官員,他一直以來都非常關心人民的生活。

組詞

1. 司法:指由法庭和司法機關負責處理違法行為的行為。

2. 官民:指官員和人民之間的關系。

3. 民生:指人民的生活狀況和需求。

近義詞

1. 治民:表示管理人民。

2. 管民:指負責管轄人民。

反義詞

統治:指對人民進行統治,暗含一定強制性質。

奉公:指為人民服務、維護人民利益。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