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除書的意思、除書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除書的解釋

(1).拜官授職的文書。 唐 韋應物 《始治尚書郎别善福精舍》詩:“除書忽到門,冠帶便拘束。” 宋 陸遊 《十一月十八日蒙恩再領沖佑鄰裡來賀謝以長句》詩:“緑章封事徹虛皇,黃紙除書降野堂。” 清 趙翼 《擢授貴西兵備道》詩:“天上除書恩主眷,風前殘燭老親年。”

(2).選任官員的花名冊。 宋 曾鞏 《請令長貳自舉屬官劄子》:“其以舉授之由,各載除書之内。得賢則有進考增秩褒升之賞,失實則有奪俸贖金黜免之罰。”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除書”是漢語中具有曆史語義特征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與古代官職任免制度密切相關。根據《漢語大詞典》第7版,“除”在此處的釋義為“拜官,授職”,而“書”指文書或诏令,因此“除書”特指古代朝廷任命、調動官員的正式公文,常見于漢唐至明清文獻。

從語義演變角度分析,《辭源》修訂本指出該詞最早見于《後漢書》,原指清除舊職、授予新官的文書。至唐宋時期,詞義擴展為涵蓋官職遷轉的所有官方文書,包括升遷、貶谪、平調等不同類别。在具體使用場景中,常與“拜表”“敕令”等公文術語并列出現,如白居易《除夜》詩“火銷燈盡天明後,便是平頭六十人”句注即引用了除書的制度背景。

現代漢語中,“除書”作為曆史詞彙仍保留在古籍研究和文學創作領域。《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特别注明其語用特征,強調該詞多用于文言語境或曆史題材作品,日常口語已不再使用。相關成語“除舊布新”中的“除”字,亦與“除書”的官職更替含義存在詞源關聯。

網絡擴展解釋

“除書”是古代漢語中的專有名詞,主要含義如下:

一、基本釋義

  1. 拜官授職的文書
    指古代朝廷任命官員的正式文件,相當于現代的任命書。例如唐代韋應物《始治尚書郎别善福精舍》中提到的“除書忽到門,冠帶便拘束”。

  2. 選任官員的花名冊
    部分文獻中亦指記錄官員選拔任用的名冊,如宋代曾鞏《請令長貳自舉屬官劄子》提及“各載除書之内”。


二、出處與例證


三、其他相關


“除書”主要用于古代官職任命場景,核心含義為官方發布的任職文書,部分文獻擴展為官員名冊。其用法在唐代詩詞和小說中尤為常見,反映了古代官僚制度的文化背景。

别人正在浏覽...

騃童鈍夫徧眺鄙謬臣使德綏掉點兒第次跌交督整二氧化物飛魚族鳳幄分截分體粉妝玉砌寡刻故侯瓜國際貿易悍虜好奇尚異虎背熊腰活産貨賄貨求蹇連交通哨接觸器舊窠絕妙好辭巨雄空面愧恥冷藏料鬪落可也滿額面臨苗胤木枋腦瓜仁遷軍潛質清譽潤筆錢三鬴山邑燒馬樹榾棟天神鐵帚銅礦痛心絕氣頭陣望苑猥懦誣悖巫山洛浦顯山露水小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