韬約的意思、韬約的詳細解釋
韬約的解釋
謂隱退。 明 文徵明 《謝李宮保書》:“若夫懷藏道德,抱節守貞,某實非其人;即其人,将自韜約遠引,不令公知矣。”
詞語分解
- 韬的解釋 韬 (韜) ā 弓或劍的套子。 隱藏,隱蔽:韬光養晦(隱藏才能,收斂鋒芒,不使外露。亦作“韬晦”)。 用兵的謀略:韬钤。韬略。 筆畫數:; 部首:韋; 筆順編號:
- 約的解釋 約 (約) ē 繩子。 拘束,限制:約束。約法。制約。約定俗成。 共同議定的要遵守的條款:立約。條約。契約。 事先說定:約見。約會。 邀請:約請。約集。 節儉:節約。儉約。 簡要,簡單:由博返約。簡約
專業解析
韬約(tāo yuē)是漢語中一個具有文化厚度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可從字源與典籍用例中解析:
一、字義溯源
- 韬:《說文解字》釋為「劍衣也」,引申為掩藏謀略,《漢語大詞典》收錄「韬光養晦」等用例,指隱藏才能的智慧策略(來源:《漢語大詞典》商務印書館2012版)。
- 約:《爾雅》注「束也」,既含約束之義,亦指簡約之道,《禮記》有「約之以禮」的倫理規範(來源:《古代漢語詞典》中華書局2003版)。
二、複合義項
作為聯合式合成詞,韬約承載雙重内涵:
- 謀略的節制:如《孫子兵法》中「勝兵先勝而後求戰」的慎戰思想,體現戰略謀劃與自我約束的統一(來源:中華書局《孫子兵法校注》)。
- 才德的含藏:與《周易》「潛龍勿用」的哲學呼應,強調智謀應如美玉在椟,待時而出(來源:上海古籍出版社《周易譯注》)。
三、文化應用
該詞在傳統文論中見于《文心雕龍·體性》「才有庸俊,氣有剛柔」的創作觀,主張作家才情當如「韫玉山輝」,含而不露(來源:人民文學出版社《文心雕龍注》)。
網絡擴展解釋
“韬約”是一個漢語詞彙,其核心含義為隱退,通常指主動收斂鋒芒、遠離世俗紛争的行為。以下是詳細解釋:
詞義解析
-
基本釋義
- 韬:原指弓或劍的套子,引申為隱藏、收斂,如“韬光養晦”。
- 約:此處指約束、節制,強調自我克制。
- 組合義:兩字結合後,表示收斂鋒芒、退隱避世的狀态,多用于描述有德之士主動選擇遠離名利場的行為。
-
語境與出處
該詞出自明代文徵明的《謝李宮保書》:“若夫懷藏道德,抱節守貞,某實非其人;即其人,将自韬約遠引,不令公知矣。”
此句意為:若有人心懷道德、堅守節操,即使存在這樣的人,也會主動隱退,不讓他人知曉。
使用特點
- 文學性:多見于古典文獻或正式文書中,現代口語中較少使用。
- 褒義色彩:通常隱含對高潔品格的贊許,如文人隱士的淡泊情懷。
近義與關聯詞
- 近義詞:隱退、韬晦、遁世。
- 反義詞:顯露、張揚、仕進。
如需進一步了解相關詞語或出處背景,可參考上述來源(如、3、9等)。
别人正在浏覽...
挨挨擠擠阿月渾子闆腐豹貓靶牌砭熨博進讒子吹鞭雌雄劍從享吊愍頂大二絕飜手雨飛容豐容風影敷衍負牆改政移風戆昧公何寒殿洪澤虎狼心忽冷忽熱檢修久滞稽壓峻高昆腔朗密郎衣樓閣亭台錄蔌馬閑美眷敏快摩翫木楔内分泌鄱陽湖清殊瞿瞿肉台盤色度生防省頭草剩餘束教順濟太一湯茗聽履土梗秃滿韋絮噏動斜景馨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