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馨德的意思、馨德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馨德的解釋

猶美德。《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每念百姓力少役多,夙夜存心。道路但當期于通利,聞乃撾捶老小,務崇脩飾,疲困流離,以至哀歎,吾豈安乘此而行,緻馨德于宗廟邪?”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馨德是漢語中由"馨"與"德"組合而成的複合詞,其核心含義指代美好品德的長久流傳與深遠影響。《說文解字》釋"馨"為"香之遠聞也",段玉裁注強調其"香氣傳播而不絕"的特性;"德"在《古代漢語詞典》中被定義為"道德、品行",特指符合儒家倫理規範的行為準則。二字結合構成"馨德",喻指具有馨香氣質的崇高品德,既包含道德修養的内在芬芳,又彰顯德行傳播的外延價值。

從構詞法分析,"馨德"屬于偏正結構,《漢語大詞典》載其本義為"猶美德",強調以馨香為喻體修飾道德主體。該詞彙可追溯至《詩經·大雅》"爾肴既馨,爾德惟明"的意象組合,後經《尚書·君陳》"明德惟馨"的哲學升華,形成以香氣喻德行的修辭傳統。

在現代漢語體系中,"馨德"作為書面雅語,常見于表彰性文告與紀念性碑銘。教育部《現代漢語規範詞典》将其界定為"比喻美好的德行",突顯該詞在當代語境中承古啟新的語言價值。語言學家王力在《漢語史稿》中指出,此類雙音節道德範疇詞彙的定型化,反映着漢民族"以物喻德"的獨特認知方式。

網絡擴展解釋

“馨德”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和用法可以從以下角度綜合解析:

一、基本釋義

“馨德”指美德,尤其強調流傳久遠的美好品德。該詞由“馨”和“德”二字組合而成:

二、古籍出處

該詞最早見于《三國志·魏志·齊王芳傳》:“吾豈安乘此而行,緻馨德于宗廟邪?”,此處通過反問句式,強調統治者需以仁德治國,而非勞民傷財。

三、現代應用

  1. 姓名寓意:現代常作為人名,寓意“品德如馨香般美好且深遠”。
  2. 文學表達:多用于贊頌高尚情操,例如“馨德永流傳”等詩句。

四、延伸對比

與單純表示“美德”的詞彙不同,“馨德”更突出美德的傳播性與影響力,類似“流芳百世”的意境。例如《國語》中“其德足以昭其馨香”,即通過香氣比喻德行的感召力。

别人正在浏覽...

暴新鮮薜戶播流庯峻才智長樂超今冠古誠愫舂撞綷疏徂征疊見爾曹蕃舶訪宇梵土幹事趕座搆隙浣花翁賄求講蒐減竈記别齎操科網空殼朗拔藍辛石井協定戀三宿臉硬陵台靈轅曆史露洩玫陛民家謬論目擩耳染年尾辟兵符前此強言耆阇騷離賞臉師師衰頹水渌渌庶類說戒訴冤太龢退素瓦盌衛生間小諒小留亵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