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最大的淡水湖。古稱 彭蠡 、 彭澤 、 彭湖 、 官亭湖 等。在 江西省 北部,為 贛江 、 修水 、 鄱江 、 信江 等河的總彙。富灌溉、航運之利。盛産銀魚、鳜魚等。
鄱陽湖是我國最大的淡水湖,綜合多個權威來源的信息,其核心解釋如下:
鄱陽湖位于江西省北部,長江中下遊南岸,橫跨九江、南昌、上饒三市,地理坐标為東經115°49′-116°46′、北緯28°24′-29°46′。湖體南北長173千米,平均寬16.9千米,湖岸線總長約1200千米。它承納贛江、撫河、信江、饒河、修水五大河流,經調蓄後通過湖口注入長江。
鄱陽湖是長江流域重要過水性、吞吐型湖泊,對調節長江水位、維系區域生态平衡具有關鍵作用。其名稱演變與周邊曆史(如鄱陽縣命名)也體現了地理與人文的深度關聯。
注:如需更詳細數據(如水位變化、候鳥種類等),可參考(搜狗百科)、(MAIGOO百科)等來源。
鄱陽湖是中國最大的淡水湖,位于江西省中部。詞語“鄱陽湖”由“鄱”、“陽”和“湖”三個字組成。
拆分部首和筆畫:
鄱:部首是邑,總筆畫數為2。
陽:部首是阜,總筆畫數為7。
湖:部首是水,總筆畫數為8。
來源:
“鄱陽湖”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南朝宋時期。南朝宋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一書中寫到:“鄱陽湖若繪瓦硖,寸蓬欲起,波連海角,一去莫返。”後來,這個區域就以鄱陽湖來命名。
繁體:
鄱陽湖的繁體字為「鄱陽湖」。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的漢字寫法中,鄱陽湖的漢字是「鄱揚湖」。隨着時間的推移,字形逐漸變化,形成了現在的寫法。
例句:
1. 我今年暑假打算去鄱陽湖遊玩。
2. 鄱陽湖是生态環境十分優美的地方。
組詞:
湖泊、波瀾、湖面、湖水、湖心、湖濱、湖岸、湖區、湖心島、湖島
近義詞:
洞庭湖、太湖、赤山湖
反義詞:
山川、海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