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豹貓的意思、豹貓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豹貓的解釋

獸名。也稱山貓、狸貓、狸子。貓科。體大如貓。全體淺棕色,有許多褐色斑點,從頭頂至肩部有四條棕褐色縱紋,兩眼内緣向上各有一白紋。廣布于我國南北各地。栖息于森林、叢草間,常出沒于城郊。性兇猛,常吃鳥類,也吃鼠、蛇、蛙等小動物及昆蟲和果實。毛皮可制裘。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豹貓(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是貓科動物中一種中小型野生動物的中文标準名稱,讀音為bào māo。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定義,該詞由“豹”和“貓”兩個語素構成複合詞,既體現其體表花紋類似豹紋的特征,又表明其貓科動物的生物屬性。

在形态特征方面,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公布的《中國陸生野生動物名錄》将其描述為“體型略大于家貓,體長45-65厘米,尾長20-30厘米,通體布滿銅錢狀黑色斑點,耳背具白色斑塊”。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研究表明,其瞳孔在強光下收縮為垂直細縫,這一特征與家貓存在顯著差異。

從生态習性來看,《中國獸類圖鑒》記載豹貓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區、灌叢和濕地,以齧齒類、鳥類和兩栖動物為食,具有夜行性活動規律。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将其列為無危物種,但強調中國東部平原種群因栖息地破壞已被評估為瀕危。

在傳統文化中,《中華民俗大觀》收錄了南方少數民族将豹貓稱為“錢貓”,認為其皮毛花紋象征財富的民間認知。這種動物形象曾出現在宋代《宣和畫譜》記載的宮廷繪畫中。

根據最新頒布的《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2021版),豹貓已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所有野外種群均受法律保護。國家林業和草原局官方網站建議公衆發現豹貓時應及時聯繫當地野生動物保護部門。

網絡擴展解釋

豹貓是一種廣泛分布于亞洲的小型貓科動物,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生物學特征

豹貓(學名: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屬于貓科豹貓屬,體型與家貓相似但更纖細,體長36-66厘米,尾長15-30厘米,體重1.5-5千克。其顯著特征包括:

  1. 斑紋:全身布滿褐色斑點,形似銅錢,在中國被稱為“錢貓”;
  2. 面部特征:兩眼内緣向上有白色條紋,耳後帶有白斑點,鼻吻部為白色;
  3. 南北差異:南方種群毛色偏淡褐或淺黃,北方種群毛色更灰且斑點更深。

二、别稱與分布

三、栖息與習性

豹貓主要栖息于山地林區、灌叢及近水的村寨周邊,具有以下習性:

  1. 活動特性:夜行性動物,晨昏活躍,獨居且善攀爬、遊泳;
  2. 食性:以鼠類、鳥類、蛙類等小型脊椎動物為主,偶爾潛入村寨盜食家禽。

四、保護等級

豹貓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為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其毛皮曾遭盜獵,現受法律嚴格保護。

如需進一步了解分布區域或保護案例,可參考來源中的、5、6。

别人正在浏覽...

鑤冰兵庫臂指倉遑嘗禾乘閑絺素馳驟打撈黨伐等速運動跌蹉動如脫兔督促二十四旗方施賦才宮墨古典主義圭角岸然扢拉國中邯鄲步翰桧晃搭講時鐘江雲渭樹解脫伎樂金蟾筋骼看親苛政快意曠達不羁留戍羅黑黑露尾藏頭厖雜逆形怒目而視袢襖骈憐剖疑群起攻擊騷攪色長商飙觀商鞅量沙僧牲饋蛇鑽竹洞﹐曲心還在市兒施而不費雙筆台資王義文繪閑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