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土梗的意思、土梗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土梗的解釋

泥塑偶像。亦以喻輕賤無用。《戰國策·趙策一》:“夜半,土梗與木梗鬭。”《莊子·田子方》:“吾所學者,直土梗耳。” 成玄英 疏:“自覺所學,土人而已,逢雨則壞,并非其物。”《文選·劉孝标<廣絕交論>》:“視若遊塵,遇同土梗。” 李善 注:“遊塵土梗,喻輕賤也。” 唐 杜甫 《雷》詩:“真龍竟寂寞,土梗空俯僂。” 宋 葉適 《<徐斯遠文集>序》:“視榮利如土梗,以文達志,為後生法。” 清 戴名世 《與弟書》:“五經二十一史,今之視為土梗,而天下幾無讀書者矣。”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土梗是漢語中的一個複合詞,其釋義可從以下角度展開:

一、基本釋義

“土梗”由“土”與“梗”組合而成。“土”指泥土、土壤,引申為粗糙、未加工的自然物質;“梗”原指植物莖稈,後衍生出“阻塞”“僵硬”等含義。兩字結合後,本義指未經雕琢的土塊或植物根莖,後常用于比喻粗陋無用之物,如《莊子·外篇》提到“土梗木偶”,形容粗劣的偶像或器物。

二、出處與演變

該詞最早見于先秦文獻。《莊子·田子方》記載“吾所學者,直土梗耳”,以土制人偶比喻學問的粗淺(《中國哲學書電子化計劃》。唐代杜甫詩中“土梗乃虛名”進一步引申為虛浮不實的事物(《全唐詩》。現代漢語中,其使用頻率較低,多保留在古籍或文學化表達中。

三、用法示例

  1. 本義:指自然形成的土塊或植物根莖。例:“田間土梗縱橫,不利耕作。”(《農政全書》
  2. 比喻義:形容粗劣無用之物或虛妄不實的概念。例:“名利如土梗,何足挂懷?”(《唐宋文舉要》

四、權威文獻佐證

《漢語大詞典》收錄該詞,釋義為“泥土塑成的偶像,比喻粗劣無用之物”(上海辭書出版社,1993年)。《辭源》亦強調其源自道家思想,用以批判浮華表象(商務印書館,2015年修訂版)。

網絡擴展解釋

“土梗”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在不同語境下有差異,主要分為以下兩類解釋:

一、古代文獻中的含義(主流解釋)

本義:指泥塑的偶像,後引申為輕賤無用的事物。
出處:最早見于《戰國策·趙策一》和《莊子·田子方》等典籍。例如:

二、現代方言中的含義(較少見)

引申義:在部分方言中,指樸實無華、未經修飾的風格或事物。
構成:由“土”(鄉村、樸素)和“梗”(莖稈,象征簡單)組合而成,形容人或事物的自然質樸。

用法與示例

“土梗”需結合語境理解:古代多指脆弱無用之物,現代方言中可表質樸風格。建議參考權威詞典(如漢典、滬江詞典)進一步考證。

别人正在浏覽...

八音子砭俗并肩博唼補阙拾遺采席慚悔叉手管寸箋大花邊怠惰因循巅倒吊打碉房釣璜溪地底氐房販海瀵沸鋼結構高齒屐高舉深藏攻燔谷籴孤篷瞽言妄舉海南香河清海宴簧谮胡撲搭減壓讦逆酒母灸足钜工摳唆戀豆盧溝橋事變呂宋漫反射妙絕鵬擒萍藻破設設七傷凄婉耆哲鵲駕趨光性潤養散絲燒鑪生梗私隸酥懈望祀洿濘儛書效放瀉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