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泛指高大富麗的建築群。亭,有頂無牆的建築物。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中:“ 煇 幼年亦得一詩雲:‘ 翠微寺 本 翠微宮 ,樓閣亭臺數十重。’”參見“ 樓閣臺榭 ”。
"樓閣亭台"是一個典型的漢語成語,常作"亭台樓閣",泛指多種精美的園林或庭院建築,是中國傳統建築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以下從詞典釋義、構成解析和文化内涵三個方面進行詳細解釋:
基本含義
指建造在園林或庭院中供遊憩、觀賞的各類建築,包括亭子、台榭、樓宇、閣樓等,常形容景緻華美或布局精巧的園林景觀。
來源:《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商務印書館,2017年,第1298頁。
延伸意義
後引申為泛指富麗堂皇的建築群,或象征閑適雅緻的生活意境。
來源:《漢語大詞典》漢語大詞典出版社,1994年,第5卷,第102頁。
樓(lóu)
兩層以上的房屋,如"城樓""閣樓",強調垂直空間結構。
《說文解字》:"樓,重屋也。"
閣(gé)
架空的小樓,多用于藏書、供佛或觀景,如"滕王閣"。
《園冶》:"閣者,四阿開牖,可遠眺也。"
亭(tíng)
有頂無牆的小型建築,供休憩賞景,如"醉翁亭"。
《釋名》:"亭,停也,人所停集也。"
台(tái)
高而平的夯土建築,用于觀景或祭祀,如"銅雀台"。
《爾雅·釋宮》:"四方而高曰台。"
園林藝術的代表
常見于古典園林(如蘇州拙政園),體現"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造園理念。
來源:《中國古典園林分析》彭一剛,建築工業出版社,1986年。
文學意象的載體
在詩詞中象征超脫塵世或人生慨歎,如杜牧《阿房宮賦》:"五步一樓,十步一閣"。
來源:《全唐詩》卷524,中華書局,1960年。
注:以上鍊接均經有效性核驗(截至2025年),若遇訪問失敗,建議通過"來源名稱+關鍵詞"在權威出版平台檢索原文。
“樓閣亭台”是一個漢語成語,泛指園林或庭院中供休憩、觀賞的多種建築形式。以下是詳細解釋:
這些建築體現了中國傳統園林藝術中“天人合一”的理念,通過布局與自然景觀融合,營造詩意的空間。
如需進一步了解建築分類或曆史背景,可參考來源網頁。
半元音标準化蔽聰塞明鄙色逋缗才韻唱詞暢惬承從春困丹蝦得樣兒點逗典诰電子模拟計算機斷決頟頟訛俗芳顔幹貨構辭海青碾紅嘴火鍋绛衣大冠簡化漢字借取緝探浚川跼天促地來成藍礬離格兒劉豫州路道旅榇芒然自失謀猷鬧市拈輕掇重凝厲攀摘鋪堂鋪張清旻慶育沁人肺腑确拟群租神卦摔風铄铄肅晏田赀銅盤推聾妝啞彎拴绾握無匮悉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