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縚繩的意思、縚繩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縚繩的解釋

絲帶子。 南朝 陳 徐陵 《<玉台新詠>序》:“方當開茲縹帙,散此縚繩,永對翫於書帷,長循環於纖手。”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縚繩"為"縧繩"的異體寫法,本義指用絲線編織的扁平帶狀物。《漢語大詞典》記載:"縧,絲編帶也。古作'縚'",其字形由"糸"(絲)與"舀"(凹陷)構成,原指編織絲帶時經線凹陷的工藝特征。作為古代服飾重要配件,《禮記·内則》記載"織纴組紃"即包含絲縧編織技藝。現代主要指兩類物件:一是服飾裝飾帶,如《紅樓夢》第三十五回描寫的"五色絲縧";二是系物繩索,《天工開物》提及船舶使用"縧繩系錨"。該詞在《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中規範為"縧"字,但古籍文獻中仍保留"縚"的寫法。

網絡擴展解釋

“縚繩”是古代漢語中表示絲帶子的詞彙,具體釋義如下:

基本解釋: 指用絲線編織成的裝飾性帶子,常用于系束書卷、衣物或器物裝飾。

文獻例證:

  1. 南朝陳代徐陵《玉台新詠·序》中提到:“散此縚繩,永對翫於書帷”,描述解開絲帶展開書卷的場景。
  2. 唐代徐凝《回施先輩見寄新詩》有“讀了絛繩繫又開”,體現絲帶用于系縛書卷的功能。

字形辨析: “縚”為“縧”的異體字,二者均讀作tāo,指絲織的扁平裝飾帶;“繩”則指廣義的帶子。該詞屬于古代書面用語,現代漢語中多使用“絲帶”等替代表達。

别人正在浏覽...

昂頭天外暴死徧告邊銄閉目塞聰讒路朝次朝昔馳光赤鱗赤瓦不剌海丑怪擋車丹帷發刻鳳雛麟子诟駡傀壘鼓甲古學河北梆子洪休見諒焦化寄褐靜暢謹護既生霸績學之士極誅俊譽開發利用困阨勞煩淩邁禮義亂邦慢緩謾天口秘傳民害南至内衙媻珊裴徊悭悋沁綠七貞九烈全用如狼如虎生禀蜃台水晶球私諱銅絲吐暈象人仙人花魈魅夕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