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徧告的意思、徧告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徧告的解釋

猶通告。《司馬法·仁本》:“徧告于諸侯,彰明有罪。”《史記·五帝本紀》:“徧告以言,明試以功,車服以庸。”《史記·趙世家》:“ 屠岸賈 者,始有寵於 靈公 ,及至於 景公 而 賈 為司寇,将作難,乃治 靈公 之賊以緻 趙盾 ,徧告諸将。” 唐 韓愈 《祭柳子厚文》:“徧告諸友,以寄厥子,不鄙謂餘,亦託以死。”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徧告”是漢語中具有曆史特征的複合動詞,由“徧”和“告”構成。根據《漢語大詞典》,“徧”為“遍”的異體字,意為“全面、周遍”,與“告”組合後表示“向所有人傳達信息”的核心語義。

從語源學分析,《說文解字》釋“徧”為“匝也”,強調動作的周延性,與“告”的“告知”本義形成語義疊加。《古代漢語詞典》記載該詞始見于先秦文獻,如《左傳·隱公十一年》“乃徧告晉大夫”,特指向特定群體進行系統性通知的官方行為。

其用法存在三個層級:

  1. 行政通告:多用于古代公文,如《漢書·高帝紀》載“徧告諸侯”
  2. 祭祀儀軌:《周禮·春官》記述祭祀時“徧告五祀”
  3. 民間傳播:明清小說中可見“徧告鄉裡”的日常用法

現代漢語中,“徧告”已被“遍告”替代,《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标注為“書面語”,主要用于強調信息傳播的全面性,如“遍告親友”。該詞的曆時演變體現了漢語雙音節化趨勢及用字規範化的過程。

網絡擴展解釋

“徧告”中的“徧”是“遍”的異體字,意為“普遍、全面”,因此“徧告”可理解為普遍告知、廣泛通告。該詞在古代文獻中常見,例如《史記·項羽本紀》中“徧告諸侯”即指向各方勢力全面傳達信息。

需注意與“訃告”(音fù gào)區分:後者特指報喪文書,用于告知某人逝世的消息。二者因發音相近易混淆,但含義完全不同。若您遇到的是“訃告”相關疑問,可進一步說明,我将補充其具體格式與使用場景。

别人正在浏覽...

班圖人拔趙旗鞭斃并蒂芙蓉剝床捗攎攙先車馬盈門愁腸九回吹簧出境磁懸浮列車大象口裡拔生牙法定計量單位匪難風化風緩佛號服卉付治蓋頭換面告馨高直官符灌築忽扇兼仆蛟龍得雲雨記迹金蓓徑直九圍開往老教連車平鬥淪晦麥穗面子帳眇蹇目力内視反聽逆臣賊子辟王七葉熱心腸濡迹上造壽斝霜木説诨話松阿俗衆通觀全局枉斷亡羊路違命侯五旦晤會顯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