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河北梆子的意思、河北梆子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河北梆子的解釋

(1) [a local opera of Hebei province] 一種河北地方戲曲劇種,屬梆子腔。

(2) 另見“梆子腔”

詳細解釋

戲曲劇種。流行于 河北 和 遼甯 、 吉林 、 黑龍江 等省和 内蒙古自治區 的部分地區。由 清 乾隆 末年 山西 蒲州梆子傳入 河北 逐漸演變而成。也有人認為直接淵源于北曲弦索調。在發展過程中曾受高腔、京劇的影響。以木梆子按節拍,音調高亢,表演細膩。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河北梆子是中國北方重要的傳統戲曲劇種之一,以下是其詳細解釋:

一、定義與别稱

河北梆子是河北省代表性地方戲曲,屬梆子腔體系,又稱“京梆子”“直隸梆子”或“衛梆子”。1952年正式定名為河北梆子。

二、曆史淵源

  1. 起源:形成于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由山陝梆子(秦腔)與河北方言、民間音樂融合演變而來。
  2. 發展:光緒初年進入鼎盛期,流行範圍北至蒙古烏蘭巴托,南達廣州,東抵俄羅斯海參崴。20世紀中期後主要流行于河北、京津及東北等地。

三、藝術特色

  1. 唱腔:
    • 高亢激越中蘊含委婉凄楚,擅長表現慷慨悲壯情緒。
    • 分生、旦、淨、丑四大行當,各具特色(如生角剛健,旦角柔美)。
  2. 音樂:
    • 闆腔體結構,以梆子擊節,闆胡、笛、笙等伴奏。
    • 旋律以四、五度跳進音為主,主音圍繞“2”“5”“1”展開。

四、表演形式

包含“唱、念、做、打”四功,分“硬弦”(高亢)與“軟弦”(抒情)兩種唱腔風格。武戲動作精準連貫,文戲念白抑揚頓挫。

五、現狀與保護

現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通過藝術家傳承與創新,在京津冀地區仍保持活力。石家莊、保定等地是重要傳承中心。

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參考權威戲曲研究文獻或地方文化部門資料。

網絡擴展解釋二

《河北梆子》的意思

《河北梆子》是中國傳統戲曲藝術中的一種劇種,也是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之一。它源于河北地區,主要在河北、北京、天津等地區流傳。

《河北梆子》的拆分部首和筆畫

《河北梆子》中的漢字拆分如下:

河(水部,3畫)

北(北部,5畫)

梆(木部,11畫)

子(子部,3畫)

《河北梆子》的來源

據考證,《河北梆子》起源于河北北方漢族的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産勞動和群衆實踐中形成和發展,代代相傳,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形式。

《河北梆子》的繁體字

《河北梆子》的繁體字為「河北梆子」。

《河北梆子》的古時候漢字寫法

古時候,《河北梆子》中的漢字寫法與現代略有不同,例如:"河"字的古文形式為「㕁」,"北"字的古文形式為「l北」。

《河北梆子》的例句

「他們演出的是經典的《河北梆子》,非常精彩。」

《河北梆子》的組詞

相關的組詞有:河北、梆子、梆子戲、戲曲、北方。

《河北梆子》的近義詞

與《河北梆子》相關的近義詞有:梆戲、北曲。

《河北梆子》的反義詞

與《河北梆子》相關的反義詞沒有明确的對應詞彙。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