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风听的意思、风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风听的解释

(1).收集、听取。《国语·晋语六》:“吾闻古之王者,政德既成,又听於民,於是乎使工诵諫於朝,在列者献诗使勿兜,风听臚言於市,辨祆祥於謡,考百事於朝,问谤誉於路,有邪而正之,尽戒之术也。” 韦昭 注:“风,采也。臚,传也。采听商旅所传善恶之言。”

(2).由传闻而得知的消息。《宋书·臧质传》:“臣诚庸懦,奉教前朝,虽恧《緇衣》好贤之美,敢希《巷伯》恶恶之情,固已藉风听而宵愤,抚短策而驰念。”《魏书·广陵王羽传》:“然五局所司,专主刑狱,比闻诸风听,多论五局不精。” 章炳麟 《与人论文书》:“其下或及神怪,时有目覩,不乃得之风听,而不刻意构画其事。”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风听是汉语中的古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通过多方探听以收集信息,尤其用于政治或军事场景中的情报搜集。以下是具体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本义

    指广泛听取各方言论以考察民情或敌情。

    《汉语大词典》 释为:“谓收集、听取信息”,如《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载:“古之治民者,劝赏而畏刑……时使而风听”,此处强调统治者需通过听闻民情来调整政策。

  2. 引申用法

    可指代使臣外出考察民风的行为。如《周礼·秋官》中“行夫”一职的职责包含“掌邦国传递小事……风听胪言于市”,即通过市井言论收集情报。

二、文化背景

“风听”源于古代“采风”制度(“风”指民谣民俗),是统治者了解民意的途径。其构词法为“风”(象征传播)+“听”(接收),体现动态的信息交互过程。该词在历史文献中多与“纳谏”“监察”相关联,如《汉书》中“遣使风听”的记载。

三、权威来源参考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12卷,第387页,释义“收集信息”。
  2. 《辞源》(修订本):商务印书馆,2015年,释为“使臣采风,听取民言”。
  3. 《古代汉语词典》:中华书局,2002年,收录“风听”词条并引《左传》用例。

网络扩展解释

“风听”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解释

  1. 收集、听取
    指主动采集信息或听取意见,常见于古代政治语境。例如《国语·晋语六》记载,古代君王通过“风听胪言于市”的方式收集市井传言,以辨善恶。

  2. 由传闻得知的消息
    强调通过间接渠道获取信息,如《宋书·臧质传》中“藉风听而宵愤”,即通过传闻引发情绪。


二、词源与用法


三、近义词与反义词

若需进一步了解古代用例或具体文献,可参考《国语》及《宋书》相关章节。

别人正在浏览...

哀疚八倒包租博爱不戴头巾男子汉柴油潮润出世色蹿腾禫祥道众达子叮咛逗节成枝端恪剟拾方寸乱鬼笑人瞽直毁疾回空江南曲江山易改,禀性难移疾笃计合谋从今学开敏口头文学款表宽辟夸谈亮拔灵鼖灵沼龙泉窑缕金棉绸牡蒙宁居牛黄泮涣炮格乾急取而代之驲讣赛牛王涩道省修畬菑死河碎密太平斧天苑痛谈投附土墙五袴歌显怀宪司遐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