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方寸乱的意思、方寸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方寸乱的解释

心绪烦乱;无主张。 晋 袁宏 《后汉纪·献帝纪五》:“今失老母,方寸乱矣。无益於事,请从此辞。” 宋 王谠 《唐语林·德行》:“陟彼岵兮,孰不瞻父?方寸乱矣,何以事君?” 清 和邦额 《夜谭随录·陆珪》:“儿方寸乱矣,敢请诸君早计之。” 清 黄遵宪 《聂将军歌》:“将军麾军方寸乱,将军部曲已云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方寸乱"是汉语典故性词组,原指内心纷扰,现多用于形容思绪紊乱、失去主见的状态。该表述最早见于《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中徐庶辞别刘备时的典故:"今失老母,方寸乱矣"。其核心含义可从三方面阐释:

一、字源本义 "方寸"原指一寸见方的心脏位置,《列子·仲尼》有"吾见子之心矣,方寸之地虚矣"的记载。在中医理论中,心主神明,"方寸"逐渐引申为精神世界。

二、引申语义 该词组通过《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元直(徐庶)方寸已乱,请别图之"的文学演绎,形成三层递进含义:①突发变故导致的心理失衡;②理性判断能力暂时丧失;③需要他人协助决策的被动状态。

三、现代应用 现代汉语中常用于书面语体,多出现于历史评述、文学创作及心理咨询领域。例如《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将其归入成语范畴,标注为"形容心情烦乱,失去主张"。在语言学层面,该词组属于主谓结构偏正短语,具有典故成语的隐喻特性。

网络扩展解释

“方寸乱”是一个汉语成语,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指心绪烦乱、失去主张的状态,形容人在情绪波动或遭遇变故时内心无法平静。例如《三国志》中徐庶因母亲被俘时感叹“方寸乱矣”,即表达内心慌乱。


二、出处与典故


三、结构与用法


四、同义词与反义词


五、例句参考

  1. 《夜谭随录》:“儿方寸乱矣,敢请诸君早计之。”(清代小说中的用法)
  2. 现代例句:“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她虽表面镇定,实则方寸已乱。”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背景,可参考《三国志》原文或古典诗词集。

别人正在浏览...

黯然无光百植邦老板牙闭明塞聪勃然大怒踣卧不由分说忏除逞纵舛逆箠令调议定昬非公有制经济風知抚治改夺诡亿骨鲁鲁含粝换班护院间壁介物即目经国警鍊旧格及晬开朗拉仗晾墒连骑闾里鸣鸡囊风攮糠暖烟飘悠贫乡迁易骑曹青草瘴焭独驱策任土作贡濡染三魂七魄尚飨十头狮子花霜雁耸劝缩颈鳊台吏痛惜拓地微煦无存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