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泮涣的意思、泮涣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泮涣的解释

(1).融解;分散;涣散。《艺文类聚》卷三引 晋 王廙 《春可乐》:“春可乐兮,乐孟月之初阳,冰泮涣以微流,土冒橛而解刚。” 唐 卢照邻 《释疾文·粤若》:“鬱律崛岉兮,似 崑陵 之玉石;泮涣粲烂兮,象星汉之昭回。”《明史·刘宗周传》:“发政施仁,收天下泮涣之人心。”

(2).自由放纵,无拘束。 南朝 梁元帝 《又答齐国双马书》:“泮涣而驰,可以及日;踌蹰而蹀,可以追风。” 明 冯惟敏 《一枝花·送贾封君约庵来游上谷南还》套曲:“庆团圆,喜成就,傲尽朱门万户侯,泮涣优游。”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泮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字源和典籍使用两个层面解析:


一、本义与字源

  1. 冰融离散

    “泮”本指冰解冻,《说文解字》释“泮”为“散”;“涣”意为水流散,《说文》载“涣,流散也”。二字组合后,核心意象指冰冻消融、水流四散的状态。

    典籍例证

    《诗经·邶风·匏有苦叶》:“士如归妻,迨冰未泮。”郑玄笺:“泮,散也。”

    《周易·涣卦》:“涣,离也。”孔颖达疏:“涣者,散释之名。”


二、引申义

  1. 自由无拘

    由“消散”引申为无拘束、自在之意,强调精神或行为的解放状态。

    典籍例证

    明代张居正《游衡岳记》:“倏而晴空朗彻,群峰泮涣。” (形容云雾散开后山峦自在舒展之态)

  2. 分离消散

    用于描述事物解体、离散,含消逝不可聚之意。

    典籍例证

    清代黄宗羲《明儒学案》:“若守旧说,则精义终致泮涣。” (指学术精义若固守陈规终将散失)


三、文学应用

该词多出现于古诗文,承载自然意象与哲理隐喻:


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第7册,第220页。

  2. 《辞源》(修订本)

    商务印书馆,第3册,第1786页。

  3. 《古代汉语词典》

    商务印书馆,第1152页。

  4. 《说文解字注》

    段玉裁注,上海古籍出版社,第535页(泮)、第826页(涣)。

(注:因古籍原文无网络链接,标注纸质文献信息以符合学术规范)

网络扩展解释

“泮涣”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词义解释

  1. 融解、分散、涣散
    指事物消融或群体状态的松散,如《艺文类聚》引晋代王廙《春可乐》中“冰泮涣以微流”,描述冰雪融化;《明史》中“收天下泮涣之人心”则比喻凝聚涣散的人心。

  2. 自由放纵、无拘束
    引申为不受约束的状态,如唐代卢照邻《释疾文》用“泮涣粲烂”形容星光散漫无拘的意象。

二、字词结构

三、相关用法

四、综合释义

该词兼具物理层面的“消融”与抽象层面的“放纵”,需结合具体语境判断。例如“冰泮涣”强调融化,而“人心泮涣”则偏向精神或组织的涣散。

别人正在浏览...

边铺不可枚举沧津柴米油盐酱醋茶长车冲量唇辅相连辞富居贫雌蜺贷命当人灯夕恭馆工业区憨葱汉思旱獭盒子菜糇粮黄班鹄版虺皮怙冒兼葭几利襟神激汤麇惊军期克复空质乐乐跎跎连淫陵峦某些人木索尼罗河女皇判断力滂沲赔不是瓶笙谱列洽穆乾剥剥齐大非偶柔柯鋭挫望絶释憾噬齧收簿顺当厅屋童子科图形畏头畏尾项头僩静小钞骁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