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灶的意思、电磁灶的详细解释
电磁灶的解释
利用电磁感应加热原理制成的电气烹饪器具。由高频感应加热线圈(即励磁线圈)、高频电力转换装置、控制器及铁磁材料锅底炊具等部分组成。使用时,加热线圈中通入交变电流,线圈周围便产生一交变磁场,交变磁场的磁力线大部分通过金属锅体,在锅底中产生大量涡流,从而产生烹饪所需的热。在加热过程中没有明火,因此安全、卫生。
词语分解
- 电的解释 电 (電) à 物理学现象,可通过化学的或物理的方法获得的一种能,用以使灯发光、机械转动等:电力。电能。电热。电台。 阴雨天,空中云层放电时发出的光:闪电。雷电。 指电报:通电。贺电。 指打电报:电邀
专业解析
电磁灶(diàn cí zào)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现代厨具。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的定义,其核心含义为:
电磁灶
名词。利用电磁感应使锅具底部产生涡流而发热的灶具。具有加热快、热效率高、安全性强等特点。
详细解析
-
工作原理
通过交变电流产生高频磁场,使铁磁性锅具底部形成涡流,将电能转化为热能,实现无明火加热。热效率可达80%-90%,远高于传统燃气灶(约40%)。
-
核心特点
- 高效节能:热量直接作用于锅底,减少能量损耗。
- 安全环保:无明火、无废气排放,具备过热自动断电保护功能。
- 精准控温:支持多档功率调节,适用于煎炒烹炸等多种烹饪需求。
-
技术标准与规范
中国国家标准《GB 4706.2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磁灶的特殊要求》明确规定了其电气安全与能效要求,确保产品符合安全使用规范。
-
应用场景
广泛应用于家庭厨房、餐饮行业及户外露营场景,尤其适合对安全性和清洁性要求较高的环境。
参考资料
-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GB 4706.29-2008 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的安全 电磁灶的特殊要求. 中国标准出版社.
- 中国家用电器协会. 《厨电科技白皮书》. 2023年技术报告.
网络扩展解释
电磁灶(又称电磁炉)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加热的厨房电器,其核心特点是通过磁场直接使锅具发热,而非传统明火或电阻加热方式。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解释:
1.工作原理
电磁灶基于电磁感应现象工作:
- 当交变电流通过灶内线圈时,会产生高频交变磁场(频率通常为20-40kHz)。
- 磁场穿透灶面(陶瓷或玻璃材质)作用于金属锅具底部,在锅底形成涡电流(即涡流)。
- 涡流因锅具材料的电阻产生焦耳热,从而直接加热食物。这一过程能量转换效率高达80%-90%,远超传统炉具。
2.核心组件
主要包括:
- 高频感应线圈:产生磁场的关键部件,通常为螺旋状铜线。
- 电子控制器:将交流电转换为高频电流,并调节功率。
- 耐热面板:多为微晶玻璃或陶瓷材质,支撑锅具并传递磁场。
- 铁磁材质锅具:需含铁元素(如铸铁、不锈钢),否则无法形成有效涡流。
3.主要优势
- 高效节能:热能直接作用于锅具,热效率比燃气灶高约1倍。
- 精准控温:支持多档温度调节,适合炖煮、爆炒等多种烹饪需求。
- 安全清洁:无明火、无废气,灶面不易残留污渍。
- 快速加热:锅底升温速度可达每秒5-10℃。
4.加热方式分类
根据磁场设计分为两类:
- 电磁线圈式:加热均匀,适合长时间炖煮。
- 电磁螺旋式:加热速度快,适合快速翻炒。
5.历史与发展
- 1957年德国推出首台电磁灶,20世纪80年代在欧美普及。
- 现代电磁灶已发展为家用与商用两大类别,后者多采用半桥技术以提升功率稳定性。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型号或技术参数,可参考来源网页等。
别人正在浏览...
巴厘岛半礼薄板贬贱兵变不胜逋逃蚕崖产的潮鸣电挚陈词滥调池畔带头道根发行覆勘负势公夏过腊恒齿画旃忽隐忽现交宫解帆觉罗开弘睽索连谋六艺理物露冕麻杖明睿僻静潜踪蹑迹乔公道弃物鹊返鸾回鹊石娆娆三纲五常三荤五厌墒沟上辛少公湿家事威收付水袋驷乘焘覆韬縢跳升投阁推考讬理五云毫先知君夏日可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