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时辰的意思、时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时辰的解释

(1) [one of the 12 two-hour periods of the day]∶旧时把一昼夜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用地支作名称。从夜间十一点算起,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时辰八字

又吃了半个时辰,算还了酒钱。——《水浒传》

(2) [time]∶泛指时间;时候

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3) 也指预定的时刻。也指预定的时刻或时间

快行动些,误了时辰也。——元· 关汉卿《窦娥冤》

详细解释

(1).旧时计时的单位。把一昼夜平分为十二段,每段叫做一个时辰,合现在的两小时。十二个时辰分别以地支为名称,从半夜起算,半夜十一点到一点是子时,中午十一点到一点是午时。 宋 苏轼 《申三省起请开湖六条状》:“今来所创置鈐辖司前一闸,虽每遇潮上,闭得一两时辰……而公私舟舡欲出入闸者,自须先期出入,必不肯端坐以待闭闸。” 清 孔尚任 《桃花扇·媚座》:“昼短夜长,差了三个时辰了。” 曹禺 《王昭君》第二幕:“半个时辰前,他陪伴天子酣宴。”

(2).泛指时刻或时间。 金 董解元 《西厢记诸宫调》卷一:“没一箇时辰儿不掛念,没一箇夜儿不梦见。”《西游记》第四九回:“这等干,只是忒费事,担搁了时辰了。” 魏巍 《东方》第四部第二三章:“这就叫:不是不报,时辰不到。”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时辰(shíchen)是汉语中一个具有深厚文化内涵的时间概念,指古代中国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等分的时间单位,每个单位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础释义

  1. 时间单位

    古代将一昼夜分为十二时辰,每时辰合现代2小时,以十二地支命名:子(23-1时)、丑(1-3时)、寅(3-5时)等。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2. 泛指时间点

    广义上可指某个具体时刻,如“吉时良辰”。

    来源:《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二、天文历法背景


三、民俗与文化应用

  1. 命理学说

    八字命理以出生时辰推算命运,如“子时生人智谋出众”。

    来源:民俗学者乌丙安《中国民俗学》。

  2. 传统礼仪

    婚丧嫁娶需择“吉时”,如迎亲多选“辰时”(7-9时),象征阳气上升。

    来源:《中华礼仪大观》,中华书局。

  3. 文学意象

    诗词中“更漏子”“三更灯火”均以时辰构建意境(如李商隐“巴山夜雨涨秋池”)。

    来源:《全唐诗》笺注本,上海古籍出版社。


四、现代意义


权威参考文献

  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 商务印书馆, 2016.
  2. 罗竹风.《汉语大词典》. 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1994.
  3. 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时间科学史研究报告》, 2020.
  4. 乌丙安.《中国民俗学》. 辽宁大学出版社, 1999.

网络扩展解释

“时辰”是中国古代传统的时间计量单位,具有以下多层含义和用法:

一、基本定义

  1. 计时单位
    古代将一昼夜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当于现代的两小时,并以十二地支(子、丑、寅等)命名。例如:

    • 子时:23:00-01:00
    • 丑时:01:00-03:00
    • 寅时:03:00-05:00(后续时辰以此类推,每两小时一更)
  2. 时间段的划分依据
    从半夜开始计算,每个时辰对应特定的自然现象或生活状态。例如,卯时(05:00-07:00)象征日出,人们开始劳作;午时(11:00-13:00)则与日中相关。


二、泛指意义

  1. 泛指“时间”或“时候”
    在口语或文学中,“时辰”可表示某个时间点或时段。例如:“时辰不早了,快睡吧”。
  2. 预定的时刻
    如“误了时辰”指错过约定或计划的时间。

三、文化应用

  1. 命理学中的“生辰八字”
    传统命理常以出生时辰推算命运,形成“时辰八字”的概念。
  2. 文学与俗语
    例如《水浒传》中“又吃了半个时辰,算还了酒钱”,或俗语“不是不报,时辰未到”。

四、现代关联

如今,“时辰”主要用于研究历史、传统文化或民俗活动。日常生活中,人们更习惯使用24小时制,但部分领域(如中医养生)仍参考时辰规律。

如需查看完整的十二时辰对照表或具体应用案例,可参考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巴火白乙襃贲笨手笨脚别统摈诏薄蚀不名一钱不赀丞尉絺绣船檝辞迹大卜丹墨灯人丢眼东奔西逃顿咽发烟弹飞翰妇仪轧朋友雊雉鬼吵鬼闹诡互汉碑和浼禾头生耳厚奉假开狡抗旌帛静字羁逆旧勋羁寓开目袴管理书留后路门柱鸣玉溪魔心浓浓欧恶囚人齐奏日班书翰铄金毁骨邃义俗界探报塘堰鞉鼓湍濆王字鲤仙分嚣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