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磁竈的意思、電磁竈的詳細解釋
電磁竈的解釋
利用電磁感應加熱原理制成的電氣烹饪器具。由高頻感應加熱線圈(即勵磁線圈)、高頻電力轉換裝置、控制器及鐵磁材料鍋底炊具等部分組成。使用時,加熱線圈中通入交變電流,線圈周圍便産生一交變磁場,交變磁場的磁力線大部分通過金屬鍋體,在鍋底中産生大量渦流,從而産生烹饪所需的熱。在加熱過程中沒有明火,因此安全、衛生。
詞語分解
- 電的解釋 電 (電) à 物理學現象,可通過化學的或物理的方法獲得的一種能,用以使燈發光、機械轉動等:電力。電能。電熱。電台。 陰雨天,空中雲層放電時發出的光:閃電。雷電。 指電報:通電。賀電。 指打電報:電邀
專業解析
電磁竈(diàn cí zào)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加熱的現代廚具。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的定義,其核心含義為:
電磁竈
名詞。利用電磁感應使鍋具底部産生渦流而發熱的竈具。具有加熱快、熱效率高、安全性強等特點。
詳細解析
-
工作原理
通過交變電流産生高頻磁場,使鐵磁性鍋具底部形成渦流,将電能轉化為熱能,實現無明火加熱。熱效率可達80%-90%,遠高于傳統燃氣竈(約40%)。
-
核心特點
- 高效節能:熱量直接作用于鍋底,減少能量損耗。
- 安全環保:無明火、無廢氣排放,具備過熱自動斷電保護功能。
- 精準控溫:支持多檔功率調節,適用于煎炒烹炸等多種烹饪需求。
-
技術标準與規範
中國國家标準《GB 4706.29-2008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電磁竈的特殊要求》明确規定了其電氣安全與能效要求,确保産品符合安全使用規範。
-
應用場景
廣泛應用于家庭廚房、餐飲行業及戶外露營場景,尤其適合對安全性和清潔性要求較高的環境。
參考資料
- 中國社會科學院語言研究所. 《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 商務印書館, 2016.
- 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 GB 4706.29-2008 家用和類似用途電器的安全 電磁竈的特殊要求. 中國标準出版社.
- 中國家用電器協會. 《廚電科技白皮書》. 2023年技術報告.
網絡擴展解釋
電磁竈(又稱電磁爐)是一種利用電磁感應原理加熱的廚房電器,其核心特點是通過磁場直接使鍋具發熱,而非傳統明火或電阻加熱方式。以下從多個維度詳細解釋:
1.工作原理
電磁竈基于電磁感應現象工作:
- 當交變電流通過竈内線圈時,會産生高頻交變磁場(頻率通常為20-40kHz)。
- 磁場穿透竈面(陶瓷或玻璃材質)作用于金屬鍋具底部,在鍋底形成渦電流(即渦流)。
- 渦流因鍋具材料的電阻産生焦耳熱,從而直接加熱食物。這一過程能量轉換效率高達80%-90%,遠超傳統爐具。
2.核心組件
主要包括:
- 高頻感應線圈:産生磁場的關鍵部件,通常為螺旋狀銅線。
- 電子控制器:将交流電轉換為高頻電流,并調節功率。
- 耐熱面闆:多為微晶玻璃或陶瓷材質,支撐鍋具并傳遞磁場。
- 鐵磁材質鍋具:需含鐵元素(如鑄鐵、不鏽鋼),否則無法形成有效渦流。
3.主要優勢
- 高效節能:熱能直接作用于鍋具,熱效率比燃氣竈高約1倍。
- 精準控溫:支持多檔溫度調節,適合炖煮、爆炒等多種烹饪需求。
- 安全清潔:無明火、無廢氣,竈面不易殘留污漬。
- 快速加熱:鍋底升溫速度可達每秒5-10℃。
4.加熱方式分類
根據磁場設計分為兩類:
- 電磁線圈式:加熱均勻,適合長時間炖煮。
- 電磁螺旋式:加熱速度快,適合快速翻炒。
5.曆史與發展
- 1957年德國推出首台電磁竈,20世紀80年代在歐美普及。
- 現代電磁竈已發展為家用與商用兩大類别,後者多采用半橋技術以提升功率穩定性。
如需進一步了解具體型號或技術參數,可參考來源網頁等。
别人正在浏覽...
拜金主義白質彬彬冰谷步輿尺山寸水池澤傳瑞跐住打燈籠抵銷繁動撫式弓彎鼓徵海桑陵谷河西吼怒後前畫稿黃鳝街巡浸沒津帖扃局韭菁譏谑脊椎骨倔聱狂趭曠闊老實廉監寥豁裡馬房夢幻命龜撓沮涊顔槃洿鵬圖普快青衣烏帽山蓣硰石勝流蛇行鱗潛儵忽夙誼筒管抟聚文幾沃土無辯無道五節五雲毫誤證鮮肴溪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