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区的意思、白区的详细解释
白区的解释
[Kuomintang-controlled White Area of 1927—1937] 由反对激进的、反对革命的势力所控制的地区;特指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国6*民6*党控制的地区
详细解释
指我国第二次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国6*民6*党控制的地区。 李季 《五月端阳·遇难》诗:“他在白区里走一趟,摸清了白军的详细情况。” 徐怀中 《西线轶事》:“ 刘伯伯 搞过白区工作,在国6*民6*党监狱里表现很英勇。” 白桦 《今夜星光灿烂》第一幕:“这是我们连的文书, 小邱 ,从白区来的高中生,十八岁的诗人!”
词语分解
- 白的解释 白 á 雪花或乳汁那样的颜色:白色。白米。 明亮:白昼。白日做梦。 清楚:明白。不白之冤。 纯洁:一生清白。白璧无瑕。 空的,没有加上其它东西的:空白。白卷。 没有成就的,没有效果的:白忙。白说。 没有付出代价的:白吃白喝。 陈述:自白。道白(亦称“说白”、“白口”)。 与文言相对:白话文。 告语:告白(对公众的通知)。 丧事:红白喜事(婚事和丧事)。 把字写错或读错:白字(别字)。 政治上反动的
- 区的解释 区 (區) ū 分别:区分。区别。 地域:地区。区划。 〔区区〕小,细微:如“区区小事”。 行政区划单位:省级自治区。市辖区。 区 (區) ō 姓。 笔画数:; 部首:匚; 笔顺编号: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白区汉语 快速查询。
网络扩展解释
“白区”是一个具有特定历史背景的词汇,其含义在不同语境下有明确指向:
1.核心定义
白区指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国民党控制的地区,与中国共产党建立的“苏区”(苏维埃政权区域)和“红区”(红军活动区域)形成对立。
2.历史背景
- 时间范围:1927年国共合作破裂后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
- 政治对立:国民党通过军事手段控制这些区域,与共产党领导的革命根据地形成拉锯态势。例如,李立三“左”倾错误曾对白区工作造成危害。
3.相关区域对比
- 苏区:共产党建立苏维埃政权的区域,如江西赣南地区(中国首个苏区诞生于1927年11月)。
- 红区:红军实际控制的武装斗争区域,通常与苏区重叠或相邻。
4.其他语境解释
部分词典提到“白区”可引申为“未被占领或未开发的地区”,但这一用法较为少见,主要适用于非历史讨论场景。
5.延伸影响
该词汇在学术研究、文学作品及政治话语中常被使用,例如法语文献中将其译为“région contrôlée par le Guomindang”(国民党控制区)。
如需进一步了解历史细节,可参考权威史料或相关研究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白区一词的意思
白区是指在战争或冲突地区中没有敌对军事存在的区域。这些区域通常受到政府或其他组织的控制和管理,与战斗区域形成鲜明对比。
拆分部首和笔画
白区的字可以拆分为“韦”和“阝”两个部首。其中,“韦”是左边的部首,“阝”位于右边。韦部意味着与长城有关,阝部意味着与防御有关。白区总共有10画。
来源
白区一词是由“白”和“区”两个汉字组成。白字表示颜色或状态为白色,也有无敌的意思。区字表示地区或区域。合在一起,白区的含义就是无战事的地区。
繁体字
白区的繁体字为“白區”。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
在古代,白区的字写作“白區”。字形与现代略有不同,但整体意思是相同的。
例句
1. 这个地方经过政府的努力,成功变成了白区。
2. 他们逃离了战斗区域,只为了在白区过上安宁的生活。
组词
白区可以组成一些相关的词汇,比如“白区居民”(指生活在白区的人们),“白区管理”(指政府或组织对白区进行的管理)等。
近义词
与白区相关的近义词可以是“无冲突区”,表示没有冲突或战斗的地区。
反义词
白区的反义词可以是“战斗区”或“敌占区”,表示存在冲突或战斗的地区。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随时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边夏炒货朝鷄持筹淳浓词涂代兴撢啧索隐打印机的句底节肥吃肥喝肺肺富教负俎槁禬桂车跪祷裹束华绂回波徽猛监临自盗嗟来之食晶格旌麾爵位君侯肎构栏角连丛凉波良直庐剧緑秋闾市蔓延冒昧没干缠儚儚面发脑炎偏惰瓶口霹震潜移默化穷通驱遣毧毯上岁数摄理申椒庶慎娑婆肃让听政土壤地带性僞币祫尝闲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