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庶慎的意思、庶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庶慎的解释

指众慎罚之事。《书·立政》:“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 周秉钧 易解:“慎,与狱连言,盖谓慎罚也。”一说为众当慎之。见 清 孙星衍 《尚书今古文注疏》卷二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庶慎是古汉语中具有复合语义的典制用语,最早见于《尚书·立政》篇。该词由"庶"与"慎"二字构成复合义项,其中"庶"取《说文解字》"屋下众也"之本义,引申为众多事务;"慎"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释作"谨也,从心真声",特指严谨审度的治理态度。

在典章制度中,"庶慎"专指周代设立的三公九卿对各类政务的协同监察机制。据《尚书正义》记载,该制度要求官员"各慎其职,以辅君德",包含对官吏考绩、刑狱审理、赋税征收等国家要务的集体审议程序。清代经学家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中进一步阐释:"庶者众官,慎者敬事,谓群臣当敬慎其职",强调这种制度对官僚体系的约束作用。

从词义演变观察,"庶慎"在后世文献中衍生出双重内涵:一作动词指严谨处理繁杂政务,如《后汉书·百官志》"三公庶慎朝政";二作名词特指监察机构,元代马端临《文献通考》记载宋代设有"庶慎司"掌纠察之职。现代汉语研究中,该词被纳入历史行政术语范畴,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将其定义为"古代中央集权制度下的复合监督体系"。

网络扩展解释

“庶慎”是古代文献中的特定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解析:

一、基本释义

“庶慎”出自《尚书·立政》篇,原文为“庶狱庶慎,惟有司之牧夫是训用违”。其中:

二、学者观点分歧

  1. 慎罚说
    周秉钧认为“慎”与“狱”关联,指司法领域需谨慎处理的刑罚事务,即“慎罚”。
  2. 广义谨慎说
    清代孙星衍在《尚书今古文注疏》中提出,“庶慎”可理解为“众当慎之”,即广泛需要谨慎对待的各类事务,不局限于司法。

三、语境延伸

“庶”在古汉语中另有“平民”“旁支家族”等含义(如“庶民”“庶出”),但“庶慎”一词中主要取“众多”之意,强调事务的广泛性。

四、现代应用

该词属于古汉语专有表达,现代使用较少,多用于研究《尚书》或古代政治制度时引用。如需深入理解,可参考《尚书》原文及周秉钧、孙星衍的注解。

别人正在浏览...

挨查阿士摆簸拜家庆白云居把麻不即撑场面成仁取义炊煮葱蒨窜迹璀玮打杠子搭脚手架大媒大雄宝殿的稿灯草电教多僻阸僻伐国苟美沟通花毯华阳巾瓠落狐续晋邦浄器京台开释留夷鑪火履霜明蠲莫难那摩温宁宅溺职皮灯球乾道紫清锅冷灶青腿牙疳弃席跂訾全器伤残赏鉴上指疏陈嵩岳苏枋涑水翁讨闲怗然万神唯识项羽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