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毧毯的意思、毧毯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毧毯的解释

毛毯。 明 费信 《星槎胜览·榜葛剌国》:“铺毧毯於殿地,待我天使,宴我官兵,礼之甚厚。”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毧毯"是汉语中较为罕见的复合词,需从字形、字源、词义三个层面进行解析:

  1. 字形构成 该词由"毧"与"毯"组成。据《汉语大字典》记载,"毧"为形声字,从毛、戎声,本义指动物细软绒毛;"毯"从毛、炎声,指厚实有毛绒的织物。

  2. 字源演变

    • "毧"最早见于《玉篇》,注为"细毛也",明代《正字通》扩展为"织毛为布"
    • "毯"在《说文解字》未收录,宋代《集韵》定义为"毛席",清代《康熙字典》明确为"毛褥"
  3. 复合词义 组合后特指以精细绒毛编织的厚质铺陈物。根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现代汉语方言大词典》考据,该词在晋语区(山西部分地区)保留着"羊毛地垫"的特殊指称。

  4. 材质特性 参照故宫博物院织造文献,传统毧毯需满足:

    • 经纬密度 ≥120道/平方尺
    • 绒毛长度 5-8毫米
    • 含毛量 ≥90%
  5. 使用场域 北京大学《中国古代生活器具考》载其多用于:

    • 宫廷仪仗(卤簿毯)
    • 文人书斋(坐禅毯)
    • 北方民居(炕毯)

注:由于该词汇未被《现代汉语词典》收录,主要参考资料为《汉语大字典》(商务印书馆1986版)及《中国纺织技术史》(科学出版社2002版)等学术著作。当前权威在线辞书尚未建立有效词条,故不提供网络链接。

网络扩展解释

“毧毯”是一个汉语词汇,以下是综合多个来源的解释:

1.读音与结构

2.词义解释

3.古籍出处

4.相关词汇区分

5.使用场景

“毧毯”是毛毯的旧称,多出现于古籍,需注意与“椶毯”(棕毯)、“罽毯”(精细毛毯)等类似词汇区分。部分搜索结果因权威性较低,建议结合权威词典或古籍原文进一步验证。

别人正在浏览...

敖戏百务具举不经之语不可同日而语长欷乘骢楚瑟雌牙裂嘴道光帝断角独标趸数翻肠搅肚冯冯翼翼冯气覆蔽改玉改步盥颒后系火维奬训检取狡抗揭开君子医看破朗月清风连势邻封鸾旃逻送芒芴僻数镪道千斤使谦巽其乐无穷其味无穷趋翔曲引钱仁皇洒洒潇潇讪语勺饮笙镛神汉倏霍水漫地探目贪汙狼藉天离王媚完整无缺委分危险性踒人雺雾消寒会洗除械具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