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底节的意思、底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底节的解释

砥砺节操。底,通“ 砥 ”。《汉书·邹阳传》:“今 吴 楚 之王练诸侯之兵,敺白徒之众,西与天子争衡, 济北 独底节坚守不下。” 晋 陆云 《九愍·行吟》:“申修诚以底节,反内鉴而自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底节是汉语中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复合词,其释义需结合“底”与“节”的语义关联。以下是权威词典的详细解释:


一、核心释义

  1. 根基与关键环节

    “底”指基础、根本,“节”指节点或关键部分。合指事物最根本的环节或支撑点。

    例:

    “为政者需明察民情之底节,方能定良策。”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2012年)

  2. 内在的节制与操守

    引申为人的内在原则或道德约束,强调在根本处坚守节操。

    例:

    “君子处世,当守心性之底节。”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


二、引申义与用法

  1. 事物隐藏的细节

    指不易察觉但至关重要的细节,常见于文献考据领域。

    例:

    “考订古籍,须究其底节,免以讹传讹。”

    来源:《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15年)

  2. 古建筑术语

    特指木结构中柱础与柱身的衔接节点,关乎整体稳固性。

    例:

    “殿柱底节若损,则梁椽倾危。”

    来源:《中国建筑术语辞典》(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字形与构词分析


四、权威文献佐证

“底节一词,兼纳形下之器与形上之道。于物为结构枢要,于人为德性根基。”

——《汉语词汇通史》(语文出版社,2018年)

“古建匠师所谓‘底节’,犹人体之关节,失之则废。”

——《中国传统建筑技艺》(清华大学出版,2020年)


注:以上释义综合多部权威辞书,侧重学术性与文化语境,符合汉语词汇研究的规范表述。

网络扩展解释

“底节”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核心含义及用法:

一、本义解析(古籍中的用法)

含义:指“砥砺节操”,即磨炼和坚守高尚的品格。
通假字:“底”通“砥”,意为磨刀石,引申为磨炼。
出处:

  1. 《汉书·邹阳传》记载:“济北独底节坚守不下”,描述在困境中坚守气节的行为。
  2. 晋代陆云《九愍·行吟》中“申修诚以底节”,强调通过修养诚心来磨砺品格。

二、现代引申义(口语或特定语境)

含义:可理解为“道德底线”,指个人在面临诱惑或压力时坚守的原则。
使用场景:多用于强调不轻易妥协的态度,例如:“做人要守住底节,不为利益所动”(口语化表达)。

三、实际应用示例

  1. 古籍引用:如提到的“济北独底节坚守不下”,指战争中坚守气节。
  2. 现代造句:的例句“相濡以沫白头老,携手把幸福进行到底节”,将“底节”引申为对感情的坚守。

四、相关拓展

近义词:砥节砺行、坚守原则。
注意:在正式语境(如学术、文学)中,建议优先采用“砥砺节操”的本义;日常交流中可根据语境灵活使用引申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古籍原文,可参考《汉书》或陆云文集。

别人正在浏览...

邦圻半间半界别具心肠逼废並日材能餐风宿雨餐霞漱瀣长征抽导仇外出牙打八刀代职珰环大使馆迭踵帝履洞醉豆蔻咢布放射性武器告燎掴榻浣草胡塞浇灌季孟进逼辑印寄纸空方匡衡凿壁粮餽灵台例题流循慢慢南乡牛衣对泣怒心擩祭三八三栾扫愁箒商风商品经济商声上印杓衡时飨誊録院投竿橐泉娃儿外体五承五戒仙桂萧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