断圭碎璧的意思、断圭碎璧的详细解释
断圭碎璧的解释
亦作“ 断珪缺璧 ”。喻指片段而珍贵的文字。 宋 王应麟 《困学纪闻·仪礼》:“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寳也。” 清 叶廷琯 《吹网录·二础云麾碑》:“余近得拓本,字虽漫漶,其存者尚有神采。断珪缺璧,弥见珍奇。”
词语分解
- 断的解释 断 (斷) à 长形的东西从中间分开:断裂。断层。断面。截断。断肠。断魂。断线风筝。 不继续,禁绝:断粮。断水。断炊。断奶。断档。断流。断种(弉 )。断交。断片。断续。断子绝孙。 判定,决定:判断。诊
- 碎璧的解释 .破碎的玉璧。形容映入竹帘的月光。 南朝 陈 张正见 《薄帷鉴明月》诗:“分帘疑碎璧,隔幔似垂钩。”.破身。谓失去女贞。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三》:“且其月下花前,采兰赠芍,閲人非
网络扩展解释
“断圭碎璧”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详细解释:
1.拼音与结构
- 拼音:duàn guī suì bì(四声调分别为:去声、阴平、去声、去声)
- 结构:由“断”“圭”“碎”“璧”四字组成,属于联合式成语。
2.释义
- 核心含义:比喻残缺不全但珍贵的文字或片段。
- 字义解析:
- 圭:古代帝王、诸侯举行礼仪时所用的玉器;
- 璧:圆形扁平中间有孔的玉器;
- “断圭”“碎璧”指残缺的圭和碎裂的璧,引申为不完整但仍有价值的文字。
3.出处与典故
- 最早来源:宋代王应麟《困学纪闻·仪礼》中的“虽寂寥片言,断圭碎璧,犹可宝也。”
- 清代用例:叶廷琯《吹网录·二础去麾碑》提到“断圭碎璧,弥见珍奇”,用于形容碑文残片的珍贵。
4.用法与场景
- 语法功能:多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 适用语境:
- 描述古籍、碑文等残缺但重要的文献;
- 比喻零散却值得保存的文化遗产。
5.相关扩展
- 近义词:断珪缺璧(同义替换);
- 反义词:完整无缺(未在搜索结果中明确提及,需结合语境推测)。
提示:如需更多例句或用法分析,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语成语大词典》)或文献原文。
网络扩展解释二
断圭碎璧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天子的玉圭和玉璧都断裂了,比喻天子失去了玉器,意味着权力大幅度削弱。下面将按照要求分段解答相关问题。
拆分部首和笔画
断圭碎璧可以拆分成“断”、“圭”、“碎”、“璧”四个字。其中,“断”字的部首是“斤”,它含有4个笔画;“圭”字的部首是“囗”,它含有6个笔画;“碎”字的部首是“石”,它含有8个笔画;“璧”字的部首是“玉”,它含有13个笔画。
来源
断圭碎璧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故事。据传,公元前238年,秦二世嬴胡亥的政治地位无法稳固,被董卓等人所掌控。嬴胡亥的权力被削弱,就像失去了玉圭和玉璧一样,因此有了这个成语的出现。
繁体
断圭碎璧的繁体是「斷圭碎璧」。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的书写中,断、圭、碎、璧的形状可能有所不同。由于字形演变和书法风格的变化,这些字在古时候的写法可能与现代稍有差异。
例句
两位皇帝被封建制度束缚,权力被剥夺,他们的权势最终断圭碎璧。
组词、近义词、反义词
组词:天光地利,君权祸福
近义词:摔碎权杖、威信丧失
反义词:玉立璧合、光彩照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