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法号的意思、法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法号的解释

(1).*********受戒时由本师授予的名字。又称法名或戒名。 唐 李白 《僧伽歌》:“真僧法号号 僧伽 ,有时与我论三车。”《京本通俗小说·菩萨蛮》:“﹝郡王﹞将乙侍者剃度为僧,就用他表字 可常 为佛门中法号。”《花月痕》第五回:“ 燕娘 遂祝髮奉佛……法号 藴空 。” 杨沫 《青春之歌》第二部第二十章:“你为什么起了这么个名字?好像尼姑的法号。”

(2).指僧人死后的谥号。 明 田艺蘅 《留青日札·大光明佛》:“ 乌思藏大乘法王 居西天日落佛国,东土 永乐 三年,誥封 万行圆融如法最胜弘慈广济护国宣教正觉如来大乘法王西天上善金刚普应大光明佛 ,凡三十六字法号。”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法号是佛教术语,指皈依佛教者由师父授予的特称名字,常见于出家、受戒或葬仪等场合。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法号是佛教徒皈依佛门或受戒后获得的宗教身份标识,又称“法名”“戒名”。其核心意义在于象征个体脱离世俗身份,开启修行生涯。例如南朝梁娄德素受戒后法号为“慧约”,顺治帝的法号则为“行痴”(亦称“痴道人”)。

二、授予场景

  1. 出家剃度:僧人正式皈依时,由师父在剃度仪式中授予法号。
  2. 在家受戒:未出家的信徒皈依三宝或受戒时,也可能获得法号。
  3. 身后追授:生前未皈依者去世后,可在葬仪中由僧人补授法号。

三、与“法名”的区别

四、其他功能

法号还用于僧人死后的谥号,如明代高僧被追封的“大光明佛”等称号。

五、文化意义

法号不仅是身份标识,更承载佛教“放下我执”的理念。信徒以法号自称或互称,体现对世俗名的舍弃和对佛法的归属。


如需更完整的释义,可参考《佛学大词典》或佛教权威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法号》这个词是用来尊称佛教中的高僧或者尊贵的人物的称号。下面我来给你解释一下相关内容。 拆分部首和笔画: - 「法」字的部首是「水」字旁,由「三点水」和「一点水」组成,总计3个笔画。 - 「号」字的部首是「口」字旁,由「口」和「一点」组成,总计5个笔画。 来源: 「法号」一词来源于佛教,用来表示将佛法普及世人,并且通过称号来尊敬特定人物。在佛教中,每位高僧或者特定功德显赫的人物都可以被赐予一个特殊的法号。 繁体: 「法号」在繁体字中的写法独一无二,与简体字保持一致。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法号」的写法与现代稍有不同。对于「法」字,古代的写法是像一把刀的形状;而「号」字则是三个横笔画,形似一个小竖方块。 例句: - 佛陀的法号是释迦牟尼。 - 那位高僧有一个令人敬仰的法号叫做「智慧之灯」。 组词: 「法号」可以组成其他词语,例如「法号尊者」、「法号仪轨」等,用来描述与佛教相关的尊贵称号或者仪轨。 近义词: 与「法号」相关的近义词包括「法名」、「佛号」等,它们都用来指代与佛教中特定人物相关的称号。 反义词: 没有专门与「法号」有对立意思的词语,因为「法号」是一种尊贵的称号,没有明确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

百县冰泮必然性不荤不素才兹称雄炽结冲账楚王神雌视窜杂澹灔法律制裁肥佼粉白黛黑风角绋讴富平车皋摇寡狭渹渹鸿鸾宦况还书歡腾虎视鹰扬角声结缔组织竞竞晶帘就决可足浑苦恨库锦哭秦庭礌石僚介领鉴銮斾眊悖没完没了侔色揣称破惑乾罢穷促三丹田闪击山寿神休私乘思洞思负送路俗恶碎剁托言腯伟外王父顽梗不化希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