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丝纶阁的意思、丝纶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丝纶阁的解释

古代撰拟朝廷诏令的地方。 唐 白居易 《紫薇花》诗:“丝纶阁下文书静,鐘鼓楼中刻漏长。”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丝纶阁"是中国古代对翰林院或中书省的代称,特指掌管皇帝诏书起草、发布的重要机构。其名称来源与古代文书制度密切相关,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

一、核心释义

  1. 词源与字义

    "丝纶"典出《礼记·缁衣》:"王言如丝,其出如纶",意为帝王初发的诏令细微如丝,传达后却如绶带般显赫有力。

    "阁"指官署建筑,引申为机构。合称"丝纶阁"即代指专司起草、颁布诏书的中央官署。

  2. 职能与地位

    唐代起为翰林院别称,宋代沿袭。翰林学士在此起草制诰、诏令,参与机要,是皇帝近臣,有"内相"之称。如白居易《紫薇花》云:"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即描述在此值守的情景。

  3. 文学意象

    在诗词中常象征权力中枢与文士抱负。王安石《题中书壁》"夜开金钥诏辞边,朝对丝纶阁里贤",即凸显其政治核心地位。


二、权威参考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明确释义为"中书省或翰林院的别称",引《礼记》及唐宋诗文例证(上海辞书出版社,ISBN 978-7-5326-5450-3)。

  2. 《礼记·缁衣》校注本

    中华书局点校本详释"王言如丝,其出如纶"的文书制度渊源(链接)。

  3. 《全唐诗》《全宋诗》

    收录白居易、王安石等数十首提及"丝纶阁"的诗歌,印证其历史语境(中华书局点校本)。


三、历史演变

此词浓缩了中国古代文书行政制度与文人政治传统,是理解官僚体系与文化符号的关键词之一。

网络扩展解释

“丝纶阁”是古代撰拟朝廷诏令的机构,其释义及背景如下:

  1. 基本含义
    该词原指汉代处理官方文书的场所,后演变为专指起草皇帝诏令的地方。唐代白居易在《紫薇花》中写道:“丝纶阁下文书静,钟鼓楼中刻漏长”,印证了其作为政务机构的性质。

  2. 词源与结构

    • 字义分解:
      “丝”指蚕丝,象征精细;“纶”意为整理丝线,引申为文书处理;“阁”指官署建筑,三者组合体现文书工作的精密性。
    • 历史演变:汉代刘向曾建“丝纶阁”收藏典籍,唐代成为中枢机构代称,负责诏书起草。
  3. 延伸用法
    偶见用于赞美文笔(如所述),但此属文学引申,非本义。主要语境仍与古代政务相关,常见于历史文献及诗词引用。

建议结合《紫薇花》全诗及唐代官制进一步理解该词的历史语境。

别人正在浏览...

安禄安扎八堦钣金件薄慢杯筊鼻风禅话饬装雌雌当曹等好帝门斗狞发焦飞鸟風標公子否定判断跪行鸿晖厚结会车狐绥夹脑矫情镇物酒官劳改农场流言辂客媚谀绵眇描摹模矱泥补牛金溺窝子疲顇贫衿脯脩潜契青芦叶瑞异稍子煞尾神舆十八路施服水涡疏凿斯榆甜冤对听话听声,锣鼓听音提休通赇拖玉望竿婉妙蔚气无理取闹先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