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莽大夫的意思、莽大夫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莽大夫的解释

(1).指 汉 代 扬雄 。 扬雄 本仕 汉 朝, 王莽 称帝时,仕 莽 为大夫。 宋 朱熹 《通鉴纲目·汉纪》:“戊寅五年, 莽 大夫 扬雄 死。”

(2).比喻变节者。 清 戴名世 《读<扬雄传>》:“《离骚》可反,而莽大夫亦可为矣。” 顾馀 《咏古》之一:“菁茅几许酬开国,祇是伤心莽大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莽大夫”是一个相对生僻且带有特定历史背景的汉语词汇,其含义需结合字面拆解和历史语境来理解:

  1. 字面拆解与核心含义

    • 莽:本义指草木茂盛、广阔深远,引申为粗疏、冒失、鲁莽、草率之意。
    • 大夫:古代官名,多指中央要职或高级文官,如御史大夫、光禄大夫等,是具有一定学识和地位的官员。
    • 合义:因此,“莽大夫”字面上指行事鲁莽、草率或不称职的官员。它强调官员虽有“大夫”的头衔或地位,但其行为却粗疏、冒失,缺乏应有的学识、修养或责任感。
  2. 历史背景与引申义

    • 该词常隐含对特定历史时期(尤其是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时期)某些官员的讽刺。王莽托古改制,其政权短暂且混乱,被认为任用了一些名不副实、趋炎附势或能力低下的官员。
    • 在这种语境下,“莽大夫”特指那些在王莽新朝中任职、品行或能力有亏的官员,带有强烈的贬义和时代烙印。它暗指这些官员为了仕途而依附篡位者,其行为与其“大夫”身份不符,显得粗鄙或失节。
    • 一个著名的关联人物是扬雄(扬子云)。扬雄是西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哲学家,曾作《剧秦美新》称颂王莽新朝,并在新朝担任大夫(中散大夫)。后世一些文人(如南宋朱熹)批评他未能守节,因此“莽大夫”有时被用来暗讽或代指扬雄这类人物。班固在《汉书·扬雄传》中虽未直接使用“莽大夫”一词,但对扬雄在王莽时期的处境和选择有所记载和评价,是后世评论的重要依据。
  3. 文学与修辞中的使用

    • 在古典诗词或评论中,“莽大夫”常作为一个典故性或象征性词汇出现,用以批评官员失职、失节或名不副实。
    • 其使用往往带有讽刺、批判的意味,暗示对象虽有官职,却无实才或德行。

“莽大夫”意指行事鲁莽、草率或不称职的官员,尤其在历史语境中特指王莽新朝时期那些被认为品行有亏或名不副实的高级官员,常带有贬义和讽刺色彩。其核心在于揭示官职(大夫)与行为(莽)之间的矛盾。

权威参考来源:

请注意,“莽大夫”并非现代常用词汇,其使用多见于历史评论或特定文学语境中。

网络扩展解释

“莽大夫”是一个具有历史批判色彩的成语,其含义和用法如下:

一、基本含义

“莽大夫”原指汉代文学家扬雄。他在王莽篡汉后,曾担任新朝的大夫,因此被后世视为变节者的代称。该词带有贬义,常用于比喻政治立场不坚定、屈从于篡权者的文人或官员。


二、出处与演变

  1. 历史来源
    出自宋代朱熹《通鉴纲目·汉纪》:“戊寅五年,莽大夫扬雄死。”。朱熹通过“莽大夫”的称呼,明确表达对扬雄仕于王莽政权的贬斥。

  2. 词义扩展
    清代戴名世在《读〈扬雄传〉》中写道:“《离骚》可反,而莽大夫亦可为矣”,将“莽大夫”泛化为对变节者的讽刺。


三、使用场景与例句


四、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朱熹《通鉴纲目》或相关历史评论著作。

别人正在浏览...

班姬辞辇办吏不食之地部引谗短娼女成典陈锡宠授荡决当灾疍户胆丧魂消道口甸人断纹翻作飞跑纷拏覆掩赶缯船浩唐后师活支煞鹘石贾长头假瘗纪传体接离击拂精义入神金衔计省就名絶处逢生阔疏利他龙涂没做道理处面若死灰磨算鲵鱼配对贫狭乔文假醋三角童豕心霜鵶四翁宋嫂泰山其頽陶炼贴饼子土拉八几乌师险夷晓鼓萧煞袭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