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甸人的意思、甸人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甸人的解释

古官名。掌田野之事及公族死刑。《仪礼·燕礼》:“甸人执大烛於庭。” 郑玄 注:“甸人,掌共薪蒸者。”《礼记·文王世子》:“公族,其有死罪,则磬于甸人;其刑罪,则纤剸,亦告于甸人。” 郑玄 注:“甸人,掌郊野之官。”《左传·成公十年》:“ 晋侯 欲麦,使甸人献麦。” 杜预 注:“甸人,主为公田者。”《旧唐书·李密传》:“甸人为罄,淫刑斯逞。”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甸人”是中国古代的一种官职名称,其含义和职能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1. 基本定义
    甸人(diàn rén)是西周至秦汉时期的官职,主要负责管理王室的田猎、公田事务,并参与公族(王室成员)死刑的执行。其职责涵盖农业生产、祭祀物资筹备以及部分司法职能。

  2. 具体职责

    • 田野管理:根据《仪礼·燕礼》记载,甸人需“执大烛於庭”,即负责宫廷照明所需的薪柴供应,表明其掌管王室田地与物资。
    • 司法职能:《礼记·文王世子》提到,公族成员若犯死罪,需由甸人执行“磬刑”(缢死),并记录刑罪细节,体现其对贵族刑罚的特殊管辖权。
    • 公田事务:《左传·成公十年》记载晋侯命甸人献麦,说明其还负责公田的粮食征收与进献。
  3. 历史演变
    甸人的职能在不同时期有所变化。早期更侧重田猎与祭祀(如周代),秦汉时期逐渐与“甸师”职能重叠,并衍生出管理郊野的行政职责。睡虎地秦简中提到的“甸人”则可能与周代官职存在差异,显示出职能分化。

  4. 词源与扩展
    “甸”字本义为郊外土地(《说文解字》),后引申为治理、畜牧等含义。甸人的命名与其管辖范围(王畿郊野)密切相关。

甸人作为古代王畿事务的重要执行者,兼具农业管理、司法执行与礼仪职能,反映了早期中国“官制合一”的特点。需注意其与“甸师”“田畯”等类似官职的区别,具体职能需结合文献语境分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甸人 甸人是指居住在边疆地区的人民。甸字由“田”和“单”组成,其中“田”表示土地,象征边疆地区,而“单”则有居住和人的意义。甸人的成分主要是少数民族和边疆汉族,是边疆地区的原住民。下面是关于甸人的一些相关信息: 拆分部首和笔画: - 部首:“田”(tián) - 笔画:7画 来源: - “甸人”一词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贵族社会中,甸人是指拥有土地并从事农耕的人。随着时间的推移,甸人逐渐演变为指边疆地区的居民。 繁体: - 繁体字:墊人 - 简体字:“甸人” 古时候汉字写法: - 在古代汉字中,甸字的写法稍有不同,汉字字典上称为隶书体。其字形变体多种多样,形状也与现在的甸字有所不同。 例句: - 甸人们靠着辛勤努力,开垦出一片美丽的家园。 - 这个村庄里的甸人传承了世代相传的民族文化。 组词: - 甸地、甸区、甸庄、甸村 近义词: - 边疆人、边民、疆民 反义词: - 内地人、城市人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