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接离的意思、接离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接离的解释

犹言若即若离。 陈蜕 《欹枕挑灯》诗:“天倪欲飞跃,形神浑接离。”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接离(jiē lí)是古汉语中的连绵词,指山势高峻、连绵起伏的样子,多用于描绘山峦层叠、陡峭险要的景观。该词由“接”与“离”两个音节组合而成,共同表达山体错落交叠的形态特征。

一、分字释义与词源

  1. 本义为“交合”“连接”,引申指事物相互衔接、延续不断的状态。在“接离”中强调山势的连绵相接。

  2. 古通“丽”,有“附着”“并列”之意(如《易经·离卦》“离,丽也”),此处形容山体层叠并立之态。

    两字结合后,通过叠韵关系(同属“支”韵部)构成双音节词,强化山峦起伏的视觉意象。

二、经典文献用例

王粲《登楼赋》中的名句:“背坟衍之广陆兮,临皋隰之沃流。北弥陶牧,西接昭丘……路逶迤而修迥兮,川既漾而济深。悲旧乡之壅隔兮,涕横坠而弗禁”虽未直接使用“接离”,但后世注家常以“接离”类比其描述的层叠地势(见中华书局《文选》注本)。

而更直接的例证见于山水赋体,如清代地理文献《岱览》载:“群峰接离,若揖若拱”,直观展现泰山山脉的巍峨连绵。

三、现代语义演变

由于“接离”属生僻古语,现代汉语已极少使用。《汉语大词典》将其标注为“连绵词”,释义为“山高峻貌”(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版)。《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修订版)亦指出其作为“叠韵联绵字”的特性,强调其形容山势的专属性。

四、权威工具书收录情况

引用文献:

  1. 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
  2. 《辞源》(第三版),商务印书馆,2015.
  3. 王粲《登楼赋》,收录于萧统《文选》,中华书局影印本.
  4. 唐仲冕《岱览》,清代地理文献,清嘉庆刻本.

“接离”是汉语史上描述山势的典型连绵词,其语义凝固于“山峦高峻层叠”的古典意象,现代仅存于工具书及古籍研究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接离”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为jiē lí(注音:ㄐㄧㄝ ㄌㄧˊ),主要含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若即若离
    指一种既接近又疏离的矛盾状态,常用于描述情感或人际关系的微妙距离。例如陈蜕在《欹枕挑灯》诗中写道:“天倪欲飞跃,形神浑接离。”这一用法在多个来源中均有提及(如、2、5、8、10)。

二、其他解释

  1. 古代服饰
    据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四七》记载,“接离”是古代妇女的一种服饰,由风帽与披风相连,可笼罩全身。但此说法仅见于部分低权威性来源(如、6),需结合专业文献进一步考证。

三、词义分析

四、使用建议

该词在现代汉语中较为生僻,多用于文学或学术语境。若需引用服饰相关含义,建议参考权威历史文献或服饰研究专著。

别人正在浏览...

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教育保塞表兄贲临裁制除道疵失瓷砖倒洑道斋答应点点店东豆豉斗靡顿仆匪止风彩讽托奉邀附属国负俗之累高谭耕父钩弦观心观自在桂姜号兵鹤市浑蒙混瀁见扼节薄景语几样捐忿弃瑕均停狸骨帖黧瘠陋室梅乾菜门阿僻淫千人捏切断切究杀鸡炊黍膳夫深喻实蕃有徒识时务者为俊杰师术恬怠痛饮黄龙同义字瓦盆鼓温牀羡慕